鹿寨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诗人在景静与心静的状态中,看到了几束光线,可以想象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哪怕一点点斑驳都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况且这山林茂密,有“深林”两字可以看出。此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之感的,光线透过深林折射进去,有照在了青苔上,此景给我的感觉林子很阴暗。此处是关于光的描写,幽深的色!

此诗一二句是声的描写,三四句是光的描写,光,声相交融,仿佛一幅可以变换的画在读诗之中慢慢的飘进你的眼帘!

扩展资料

赏析:

第一句开头两字“空山”立刻让人想到一个仿佛映入眼帘的画面,连亘数里,方圆数里的山,让人顿生寂寥幽深之感。山里不见人,只有诗人在静静的看着。他眺望远方,他思索人生,他的思想可以恣意的随心而飘。

可这虽“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在此山中虽然没有看到人的踪影,但听到了人的说话声,不知道是山里太死寂了,还是诗人的心太超脱尘世了?按理来说,山里有生灵,有鸟儿喳喳,有溪水潺潺,可这在诗人那里好像都不存在了,只有人语响,可能是诗人的心太寂静了。

从另一方面,此种衬托的手法,即以动衬静更能达到写静的效果,把诗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静表达了出来,虽有人语,但给人感觉是一种超脱尘世的静,好比经常形容静的一句话“静的连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这里把静与针掉地上联系起来,而诗中是把静与人语响联系起来,都能够印证“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以有声来描写无声,以此显示是多么的寂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特点是: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第2个回答  2019-10-02
鹿寨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19-10-01

鹿柴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以动衬静

鹿柴_百度汉语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4个回答  2019-10-01
鹿柴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以动衬静 。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以及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