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故宫和西方的凡尔赛宫的区别

简述中国故宫和西方的凡尔赛宫的区别

1、规模不同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凡尔赛宫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当时的行宫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作为法兰西宫庭长达107年(1682-1789)。

2、特点不同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3、布局不同

故宫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王宫长达五百八十米,王宫整体由法式花园、宏伟的城堡、庄严的城堡和镜殿组成,宫殿和城堡的内部巴洛克式陈设和装潢是世界艺术殿堂上的瑰宝。宫殿中的五百多间大小殿厅坐落有致,装修得富丽堂皇;五彩的大理石墙壁光彩夺目。

参考资料来源:

白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百度百科-凡尔赛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9

1、占地面积不同。

故宫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凡尔赛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2、兴建时间不同。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

3、建筑特色不同。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

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凡尔赛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07
1整体还是单体,一致的对称——凡尔赛宫和故宫的空间布局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古代建筑的主角——宗教建筑的地位开始动摇,建筑艺术开始转向宫廷和贵族的府邸,大体量的建筑不再是神教的象征,而是尘世的的创造与征服力量的表现。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兴起,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宫殿建筑在建筑史上开始古有主导地位,其主要目的是配合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筑艺术上,其主要特征为崇拜古罗马风格,推崇理性,同时反对个性、反对表现情感,认为建筑美就在于纯粹的几何形状和数学比例关系。非常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讲究严谨的布局,一切都显示出严格的逻辑性。凡尔赛宫从东向西由练兵场、宫殿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凡尔赛宫整体特点是以东西为中轴线,建筑物、园林等都呈南北对称。
明代初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体制。明成祖朱棣作为一个以武力夺取帝位的皇帝,将都城由南京迁至北京后,为了标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在紫禁城皇宫的规划设计上,也处处以体现天子授命于天、君权神授之观念,使北京紫禁城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单体设计上,都强烈地体现着君权神授的宗旨,使紫禁城成为天子正统地位的绝对象征.。中国的故宫规模之大、风格之独特、陈设之华丽、建筑之辉煌,在世界宫殿建筑中极为罕见。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南部为外朝,建筑雄伟庄重,空间疏朗开阔,突显阳刚之气;北部为内廷,是帝后嫔妃居住的生活区,建筑为许多庭院的组合,布局紧凑而富美感,尤显阴柔之气。故宫的此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即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封闭的庭院式与开放的凡尔赛宫布局相比,更容易让人感到我们民族的仁善宽容。与故宫一样,凡尔赛宫布局也是呈对称性。不同于凡尔赛宫的是,故宫是以南北走向对称轴。沿中轴线,南部是“前朝”部分,北部是“后寝”部分。故宫的建筑群是由许多单体建筑结合配置组群而成的,如二大殿、后二宫等都是一座座单独的单层建筑,这与凡尔赛宫光荣殿宏大、庄重、多种建筑融于一体、呈三层结构的综合式建筑有鲜明的不同。紫禁城空间图式所反映的中轴对称、多重围合与附会风水模式的布局,是中国古代长期以来礼制思想要求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异,凡尔赛宫的规划设计则反映出具有中心感与放射性的格网布局的空间图式,可以说是西方基督教文化控制性与扩张性的物化反映.。
总而言之,紫禁城的布局从整体而言,是一个富于礼制涵义的院落。凡尔赛宫的营建过程可谓是在古典比例控制下的立面格构的累积与延续。紫禁城的
设计以象征手法表达帝王至上的主题,注重宫殿严密的礼制规范与内涵;凡尔赛宫在设计上则注重建筑立面整体的延续性,借助优雅、明晰的古典格式表现绝对的秩序和理性的光辉。与紫禁城一致的是,凡尔赛宫在内部功能的排布与划分上也是十分清晰、明确、主次有别,但并没有强烈的礼制观念和方位上的主从次序。
2相同的至高无上,不同的方式——凡尔赛宫和故宫的建筑体制
故宫建筑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特点,富有生气,轻盈活泼。故宫建筑基本上是在平面空间上展开的,不像凡尔赛宫那样以单体建筑为基本单元向高空发展来增加建筑的体量,而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向前后延仲,所以故宫表现出硕大的建筑物的群体性,亭台楼阁一眼无尽。这种水平方向的仲展布局体现出一种序列空间美,一种人文的秩序和伦理的规定。凡尔赛宫是强调逻辑的,富于理念的,严格按照纵横各分三段的古典式处理,其正宫、南宫与北宫组成对称的几何图形,花园也是几何的,中央部分供国土和土后起居、工作之用;南翼为土了、亲王的府邸;北翼为王权办公处。凡尔赛宫就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建筑严格对称,突出中轴线,总体特征是均衡、恬静安详、庄严典雅,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所以,欣赏故宫的建筑艺术与欣赏凡尔赛宫的建筑艺术,一个明显差异在于:对于凡尔赛宫而言,可以像欣赏一座雕塑作品,任意把玩其作品的“细节”。而欣赏故宫的建筑则不然,故宫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因此,欣赏者还必须围绕建筑走动,才能真正领略到故宫的建筑风貌。故宫制造了在空间对比变换中产生的意境,故宫就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地方,通过繁褥、神秘的各个通道,造成一种对人的心灵的震慑与崇敬感,令人的精神和理智臣服。所以,完全可以认为故宫的建筑空间是流动的,是具有时间性的空间。
3不同的手法,相同的与自然和谐——凡尔赛宫和故宫的建筑材料与结构
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故宫与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建筑风格有鲜明的区别。西方古代建筑几乎都以石头为建筑材料,而中国是世界上少见的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石头做建筑材料,是建筑呈现宏伟、厚重、稳固的特征,但石料也极大地限制了建筑内部空间。为了解放建筑内部空间,古希腊创造了著名的古典柱式,古罗马人发展了大跨度的稳重的石拱结构,这些都可以在凡尔赛宫看到它的影子。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唯理主义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其形象的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明确,合乎逻辑,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认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中包含着唯理主义所追求的超乎时代与民族的绝对规则。这使得凡尔赛宫等古典主义建筑呈现整齐划一、秩序、均衡、对称等特征,使得古典柱式在凡尔赛宫得到普遍的运用。我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主体材料,发展了独特的木构框架式建筑结构,这种木构架是以立柱与纵横梁杨组合形成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部。木构架在故宫建筑中获得了极致的运用,单面木柱林立,到处“雕梁画柱”。木构架建筑的外观轮廓都是由阶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仲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追问

简述!!!!!!!!

追答

自己缩写一下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