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蔡伦造纸的一段话动词

如题所述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即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仿写:

拿——揉——粘——捏——粘——晒

周末,闲来无事,我便和儿子在家里捏泥人。我们先拿一团橡皮泥揉两个球,然后把两个圆球粘在一起就成了泥人的头和身体。我再用橡皮泥捏小泥人的眼睛、手和脚,然后将它们依次粘好,为了让泥人的身体结构更加结实,于是我就把小泥人放到太阳底下晒了会,这样,漂亮的小泥人就成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