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山水之妙,悟人生之境 作文

如题所述

《品山水之妙,悟人生之境》
山水之美,古今皆谈,然而人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作文 www.qianchusai.com 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情操的根本原因。 山水之乐,在于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锐眼,在于拥有一颗善于感悟的慧心,在于拥有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从容的心态。山,无论是沉稳敦厚、绵延横亘,还是险峻挺拔、巍峨磅礴;水,无论是灵动聪慧、新奇秀丽,还是浩浩荡荡、汹涌澎湃,都要用心去读、去品,只有用心去品读,才能悟出其中的内涵与韵味来。 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读法。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远读其苍茫,近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不登高山,不知平地”,是一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又一种发现。在群山中,看雾舒展,心胸顿觉舒畅,尘世的困顿,像那云雾飘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种境界;“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是又一种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种坚守;“砥柱触天立中流”,是另一种坚守。“五千仞岳上摩天”,是一种豪壮;“夕阳山外山”,是又一种豪壮。不要以为山是凝固的,山是岿然的活物。品酒要慢,赏画要细,看史要智,读山更要睿。读山,读怪石嶙峋中一棵树,读出生命的顽强;读草木攒动,读出生命的活力;读岩石积淀,读出生命的沧桑。山可读,史可鉴。读山霸气,霍去病封狼居胥;读山慷慨悲歌,狼牙山上,五壮士跳下悬崖舍生取义;读煤山,从崇祯皇帝自缢看到一个王朝的灭亡;读会稽山,读出了越王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忍辱负重;读定军山,读出了三国黄忠的睿智…… 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静品,方能进入神清气爽的境界。在文人眼里,水是温柔的,因此,他们常常把柔情蜜意的水与悠悠无尽的爱联系起来。水之悠长,好像爱情之天长地久;水之曲折,有如爱情之好事多磨;水之深广,仿佛爱情的深沉广远;水之波动,似若爱情的起伏波澜。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孟子说“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荀子给后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 云山苍苍,江水茫茫,品读山水,意味深长。 欲亲近于山水,得用一份虔诚、三份敬仰,去读、去品。大到千年的古树,小到嫩稚的小草;高到那耸入云端的峰顶,低到那承载溪水流淌的峡谷;壮到那延绵不断的山群,微到那弯弯山路扬起的尘土……都是拨动我们心弦的欢歌、荡涤我们心灵的圣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富有才情的人读出山水的色彩,品出山水的魅力,从而享受山水的美好情趣与高洁乐趣。那无言无语的山水凝聚着大自然的精华,而我们这些自称主宰生活的人啊,与之相比只不过是一群浅浅的小溪而已。茫茫人海,匆匆过客,青山依旧在,大河东流去。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沉寂,不图在喧闹中博得虚名,惟愿在清净中寄情于山水。品读山水惬意人生,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