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管理办法

如题所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2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确有专长考核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
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
第二十条确有专长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掌握的独特诊疗技术和临床基本操作;方式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际本领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第二十一条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人员,填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表》,并经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二条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表;
本人身份证明;
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2张;
申请人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其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年限的材料;
两名以上执业医师出具的证明其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的材料;
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二十三条确有专长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考核工作开始前3个月在辖区内进行公告。
第二十四条考核合格者由负责组织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发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并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报名条件解读:
第一步,找关系,拼人脉
首先“5年以上的合法行医经验”没有证,怎么合法?
5年以上的合法行医经验,是指2017年7月1日,新《中医药法》实施以前,非法行医叫做不合规范,还没涉及到“犯法”。7月1日新《中医药法》实施以后,再无证行医,需要一名执业15年以上的相关专业的中医做指导老师才能合法。
相关专业,就是说假如你报考的确有专长是痛经病,那么你的推荐老师以及指导老师,必须是内科全科中医,或者妇科中医,搞外治的或者针灸推拿的是没有资质推荐或者指导的。
其次“2名相关专业的5年以上的执业中医推荐”,民间中医,与医院里的学院派中医,一般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看不上谁,互不来往,不认不识的。
除非自己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否则,哪位执业中医师给你推荐?还要2名,推荐人是负有一系列连带责任的。
第三,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年限的材料,5年临床实践年限证明,当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开具的在当地5年以上的行医证明。这证明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如果居委会没关系不认识你,不会给你开证明的,责任担不起。
网络报名需要的当地村委会或者居委会开具的在当地行医的5年以上的实践证明,有关系有准备的,比较容易开出来的。而下面这个山东德州的大爷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因为无法提供2012-2017年之间的5个成功案例,所以只能填写2017年以后行医至今。不过2017-2021.不满5年,所以他就写的2009-2017居家行医,2017至今是在当地中医院在一个执业15年以上的中医指导下行医,并且也找到了指导老师,提供了在这个中医院工作的证明。可惜,当地卫健委以2017年至今不满5年为由,审核不通过。给出的答复是,2017年以前要满5年,2017年以后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行医也要满5年。坑不坑?处处是坑
推荐人和年限证明就是考验当地人脉关系进行报考的第一步,若这一步都无法解决,更不要提考试内容及难以程度、通过率高低了。
网络提交申请资料,资料提交成功以后,经当地县市区卫健委审核通过,算是网络报名成功,网络报名成功以后,需要2名推荐医师以及1名指导老师,跟随考生一起到当地县市区卫健委进行现场审核
2名推荐老师以及1名指导老师必须是自己当地的,否则太远了人家过不来,关系不够硬的话,也没人会抛下自己的工作大老远的为您赶过来。
让本就人脉不够广的民间中医雪上加霜,进一步缩小了大家寻找推荐医师的范围。
现场审核的时候,还得推荐医师念保证书,保证推荐的考生一切信息属实,如有造假,连带责任,吊销医师证。
报名咨询热线13021291818赵主任
第二步,准备材料,拼根基和运气
准备申请材料,申请材料涉及到医术渊源、个人学习经历、医术实践经历、专长综述。
而医术渊源,2017年7月1日以前,要有5年以上的行医经验,这个渊源至少要2012年7月1日以前的,而2012年7月1日之前,中国的很多家庭是没有拍照录像设备的,如果传承给考生医术的这个人已经去世了的话,是没法提供照片或者视频证明的。所以如果家里没有祖传的中医书籍的,这个证明很难搞。
而报名材料里面的重头戏就是这个专长综述,专长综述包括:
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安全性及有效性说明、药物的毒性、药物的安全性、治疗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处理等等。
而第一点里面的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必须凸出自己的医术的特色,特色即与众不同之处,与学院派不同,与书本中不同。
报名网页限于500字内写出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适应症及适用范围、安全性、有效性、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有效性证明等。不知道您的文学医学根基如何,否则,500字很难囊括全面,描述出来。
有一些年纪大的人,表述不清楚,报名都报不上。有的年纪大一些的,都不会玩电脑不会打字,如何报名?
网络报名的时候,还让写近5年服务人数,2016/2017/2018/2019/2020.如果你是2017年新中医药法实施之前的5年行医经验,就只能2016年写服务人数,后面的4年服务人数都得写0.否则就得重新再找一名执业15年以上的相关专业的中医作为指导老师才行。这还不算,还得让这个指导老师所在的医疗机构出具考生这5年期间在此医疗机构工作行医的证明并盖章,并且提供该医疗机构的各种资质证书证明复印件等等……
试问,民间中医没证,有几个医疗机构愿意担此风险让一个无证中医在自己医疗机构里面干5年?有几个执业15年以上的中医敢指导?一旦出事,是要连带责任的!让你,你敢吗?你差那点钱吗?
2名推荐医师推荐,需要2名推荐医师有5年以上的行医经验,而且与考生报考的病种专业相关,比如考生报考痛经病,推荐医师就得是内科全科中医或者妇科中医才有资格推荐,还得提供推荐医师的执业机构名称、科室、电话,推荐医师的身份证号码、医师资格证书编码、医师执业证书编码……民间中医大部分是没有这方面的人脉的,那就用钱买,每名推荐医师起码2000起步。
如果网络报名成功了,就得带领2名推荐医师去当地县市区卫健委现场审核,过期不候。不少考生的推荐老师在外地出差,回不来,就报名失败,前期准备的所有东西都白瞎,钱也白花了
网络报名,还需要提供5个以上的成功案例,叫做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
这5个案例,必会打电话回访患者,如果案例不真实,或者患者回答有点问题,与报上去的信息不够吻合,也不给过。
5个案例需要提供患者的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就诊时间、就诊年龄、家庭住址、职业、联系方式。医案内容涵盖了问诊、主诉、病史、望闻切诊、辩证分析、诊断、治法、方药或外治具体方法、医嘱。
非常的详细,以至于这种格式,只有少部分民间中医能填写的清楚,有一些秘方中医,他并不懂系统的中医理论,仅仅是祖传的秘方有奇效,疗效可以甩那些专家教授几条街,但是你让他说理论,他说不出来。这些东西都不会写,也就很难报上名,许多民间祖传的秘方以及治法,也就因此会慢慢的消失掉,或许等这些东西彻底消失以后,国家才会重视起来,才会进行所谓的“抢救性挖掘”吧。亦或许这种所谓的“抢救性挖掘”,仅仅是为了堵悠悠众口,做做样子,表面文章罢了,就像是这个专长考试一样,不得不设立这个考试,但是又不想让民间中医考试通过,做做样子罢了。
网络报名还需要提供报考所在省内居住满5年的证明材料,但有一些人,搬家了,比如广东的搬家到山东或者嫁到山东,不满5年,就无法提供这种证明材料,从而进一步刷掉一批人。
综上所述,这个网络报名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刷掉想要报名的人,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不知道参加报名的人数有多少,但是据估计,报名成功的人,十不足一。
第三步,现场审核
网络报名成功了,接下来就是现场审核,推荐医师给力运气好话,现场审核也一般有惊无险。在这里替那些推荐老师赶不过来的考生抱个不平!
报名环节中,镇政府居委会或村委会、2名推荐医师所在的医院的公章,盖章是个很费脑细胞的事情,就拼关系人脉吧!
过五关斩六将,冲破层层障碍,报上名了,不要松懈,抓紧备考吧!万里长征,这只刚刚迈出第一步!
不同的老师,个人情况不同,包括人脉关系,服务范围,顾客群体等,是不是非执业医师证不可呢?做理疗健康管理,中医康复技术、公共营养资质、保健按摩师等完全可以起到权威和技能水平的证明作用。
走哪条路子,就看每个人的财力情况、人脉关系和学习能力来决断吧?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