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一章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一章节读后感

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 第一章节读后感。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康熙年间人,在科举道路上虽然失败,他毕生研究《大学》《中庸》颇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

这位老夫子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营地孩子的书,叫《训蒙文》,后来有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改名为《弟子规》。从此之后,这本书在私塾里面开始广泛流行。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四个字“孝、悌、仁、爱”,读后感《弟子规 第一章节读后感》。

《弟子规》全文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第一讲告诉我们对于学习了众多知识与技能的现代年轻人来说,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很重要!在公司工作,在家里生活,每个人都要懂得相互尊重,和平相处,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对父母子女和蔼,大家处在一个有规有律的环境,有序生活。
〔弟子规 第一章节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