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称呼年龄你的年龄在古代有何雅称

如题所述

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对于年龄的称呼也富有诗意和礼仪。了解古人如何称呼不同年龄,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以下是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呼以及这些称呼背后的文化含义。
年龄的称呼:
- 襁褓:指不满一周岁的婴儿。
- 黄口:用于形容10岁以下的儿童。
- 总角、孩提:泛指幼年时期。
- 垂髫、始龀:童年的泛称。
- 幼学:10岁左右的儿童。
- 束发:大约15岁左右。
- 弱冠:20岁的男子,标志着成年。
- 而立:30岁,寓意人应有所成就。
- 不惑:40岁,表示不再困惑,辨析事理。
- 知命:50岁,指知天命,不强求。
- 花甲、耳顺:60岁,表示听力虽衰,但能听得进逆言。
- 古稀:70岁,自古以来稀有。
- 杖朝:80岁,指老年人可以拄杖上朝。
- 耄耋:八九十岁,长寿之至。
- 期颐:100岁,指长寿如松。
雅称解析:
- 幼年时期:5岁以下的孩子有诸多称谓,如“孩提”、“襁褓”、“赤子”等。出生当日称为“初度”,出生两三日后称为“汤饼之期”。
- 童年、青年时期:7、8岁的孩子开始换牙,称为“龀”、“童龀”、“总角”。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黄口”指代。
- 女子年龄称谓:12岁称“金钗”,13至15岁称“豆蔻”,15岁称“及笄”,20岁称“桃李”,24岁称“花信”,而过24岁的女子则不再有特定的称谓。
- 男子年龄称谓:从10岁起,可以用“舞勺之年”、“志学之年”、“舞象之年”等代称。20岁称“加冠”,标志着成年。
总结:
以上是古人对各个年龄阶段的称呼,这些称呼不仅反映了古人的寿命观念,也体现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尊重和期望。通过这些雅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