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课文主要讲什么

如题所述

《鲸》这篇课文介绍鲸的种类,鲸吃的食物,鲸的生活习性及鲸的寿命。下面我整理了鲸课文原文及解析,供大家参考。

《鲸》课文原文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都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能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废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它在海面上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呼吸一次,也就是"喷潮"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潮"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鲸睡觉的时候,总是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它靠吃母鲸的奶,每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课文解析

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单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词语解释

1、上腭:口腔的上部,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通称上膛。

2、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用母体乳汁哺育初生幼儿。

3、胎生: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叫胎生。

4、鳍:鱼类或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的运动器官,按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5、退化:逐渐消失。本课指鲸在进化的过程中,后肢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