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学生解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是哪个学习阶段的学生?

造成学生解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将从内因、外因来分析小学生的解题能力现状。

(一)内因

1.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理解水平低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具备所需的背景知识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条件。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角色是充当片段性的路径,一些或许多片段性路径被有机链接在一起时,才能生成完整的解题路径。所以,当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学生无法连贯地生成解题路径,从而导致解题困难进而出现解题错误。

2.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

解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解答问题的一种能力,除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保证。由于小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往往考虑不到客观条件的变化,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由于受到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影响,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不能准确审题

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问题的回答。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在每次考试或做作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进而导致失分。特别是中低年级,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其一,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没看清楚题目就开始动笔答题,根本没认真思考,因而出现不按要求答题或偏题的情况;其二,学生审题时没有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来理解,不假思索地念一遍就做题,很容易导致理解错误;其三,学生遇到新颖的题目,不知道该怎样做,手足无措,结果当然是大败而归;其四,学生对熟悉的题型总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看也没看清,提笔就写,结果可想而知;其五,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也是学生审题不清的重要原因。

4.没有认真反思的习惯

对于解题过程,有的学生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进行反思,反观自己的思维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符合现实;不可否认,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良好习惯,他们在解题后还没有自觉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有意营造着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情境及机会,但现实是,仍然有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这种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总会出现解答错误或者遇到新题型就不会做的情况。

5.马虎大意

这是解题过程中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解题的时候马虎大意,连题目都没有读懂、没有看清就开始下笔,或者题目与以往的只有一字、一词相差,随意浏览一下就下笔,在答题过程中少写、多写、漏写、错写字等,其结果就是解题正确率不高。

6.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时刻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畏难情绪。很多学生长期受到学习上的压力,以及连续的挫败感的影响,使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不能面对学习上的挑战,一见到稍微灵活或稍微有点难度的题,便产生了畏难情绪,并随着题型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这种畏难心理就越加厉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使思维活动受到压抑,本来能做出的题也无法做出。

(2)懒惰心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多学生对家长和教师都很依赖,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平时做练习的时候动不动就举手问教师或者问家长,自己不认真思考,不主动学习,只想等着教师或者家长来点拨甚至解答,所以,一到考试,缺少家长或者教师的点拨,这些学生就做不出题来了。

(3)注意障碍。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科书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阵地。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渗透解题的技能技巧及解题知识,学生不能集中精神,注意涣散,导致注意障碍,这是导致学生解题能力较弱的因素之一。

(二)外因

1.教师教学过程失当

学生解题能力弱,除了自身的因素外,与我们教师及课堂教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反复地练习才能逐步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恰恰忽略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平时教学中的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

2.试题变化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题目变化极大。不仅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表述也常常用儿童化的语言。这种改变的优点是明显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字的距离,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但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教学实施上的困难,对学生的审题能力也是一种更大的挑战。题型变化多样,稍不注意,便会出错。题目新颖多样,在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观察思考、分析判断、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审题一旦出现偏差,解题也就随之出现偏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