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如题所述

一、问题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习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问题中已知条件的呈现次序都会影响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最终解决。

二、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物体的功能固定化的倾向。一个人看到一个物体起某种作用时,要看它的其他作用就比较困难,这就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比如,看到锤子用于捶打的一般用处之后,就看不到它可以压纸、做防身武器等特殊功用。

要突破功能固着的影响,就要培养功能变通的能力。功能变通就是根据目的和任务灵活地使用各种条件。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固定不变地去看,要能从事物的一个方面变通到另一个方面,从工具的一种功能流畅地发散到另一种功能上,拓通思路,随机应变,才能克服功能固着的影响。

三、定势

定势,它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产生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的作用存在两面性:一方面,使人们能够对一些常规性的问题做出较快的解答,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另一方面,囿于狭小范围内的这种固定性和恒常性往往又会使人们的思路陷于僵局,难以寻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去考虑问题,不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

五、酝酿效应

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 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地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六、情绪与动机

个体在问题解决活动中的情绪状态对活动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焦虑、消极的情绪状态阻碍问题的解决。

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况;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和动机。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

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多角

度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训练学生罗辑思维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