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简谱

标出低中高音,最后有节拍,谢谢。李叔同的

《送别》简谱如下: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扩展资料: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送别》,曲调取自安东尼·德沃夏克创作的交响乐《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第2个回答  2014-09-14
535,16,15523+4-7,1 6.1.1-76-716-7,1665312535,1-76,15523+4-7,1
(注;-X是降X +X是升X ,X是高音)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追问

不要有+ - 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9-27

第4个回答  2020-11-13

笛子教学《送别》动态简谱和技巧示范 详细讲解简单好学 《送别》笛子技巧教学和动态简谱示范 详细讲解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