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繁荣景象,为何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第二次?

如题所述

先秦时期,在中国这个片土地上,曾经孕育了一大批先进的文人志士,他们以学术思想观点称道,提倡不同的社会家国理论,并在那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与世争鸣。各种不同的思想在激烈的对冲之后,产生了几百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和派别,称为“诸子百家”。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如: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亦称“九流十家



先秦诸子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率先开创思想之河,对后人影响深刻,至今被人们引用和思考。然而,非常的可惜是,秦汉以后,这样的“百家争鸣”盛况就在也没有出现过。

回望千年,商鞅入秦推行法家思想开始,秦与六国历经了各个领域的百年较量,并逐步走强。秦之君王励精图治,于公元221年统一中国。这一时期,是法家的鼎盛时期,但在统一天下后,法家制度又因不能适时变更,而变的横征暴敛,无节制的兴徭役,以至于民情怨恨,被各国旧贵族势力趁虚而入。



年年的战乱,使中原社会非常的匮乏。汉朝建立后,开始总结前人的经验,推行黄老之学,以求通过“无为而治”达到“有为”,使得国内矛盾转化为积极生产,弥合了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这一时期,汉文帝、汉景帝治理下的帝国景象,称之“文景之治”。黄老之学确有过人之处,但它的“无为”同样又累计许多的弊端。



由于常年的对外忍气吞声,国内刘姓诸侯又动机不测,加上能人文化的熏陶,出现像汉武帝这样的大时代人物只是时间问题。当他听说高祖皇帝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匈奴又是如何的写信侮辱吕皇后,如何袭扰杀害边境官民,心中就已有了对外战争的决心。而对外战争就需要内部高度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有了条件。



大一统的国家,需要大一统的思想,儒家学术在这方面,极大的改善了皇权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分化了一些阶级矛盾。然而,它的代价也是十分的惨痛。至此,中国其他学派,逐渐淡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这样的盛况,中国就在也没有出现过,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所有的学术问题,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基础而酝酿。相应而生的是“百花齐放”“广开言路”“广纳贤良”这样的课题。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信奉“乱而治之”“乱世出英雄”。在东汉末年,五胡乱华,南北朝,中国也有过这样的景象。不过,这些英雄豪杰并不以派别,学术思想而称,大多是以大一统的盛世为追求。直到民国年间,清朝统治的结束,思想的大舞台才得以再次重现。千年固而不化的思想枷锁,在外力的冲击下被打开。“解放思想”在时代的需求下开始孕育。



不过,在大一统的王朝中,唐朝和元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唐王朝在总结了隋朝的灭亡原因后,广开言路,朝廷主动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各地方官员则主动倾听民众的苦疾,而得盛世局面。而元朝在统一中国后,认为中原王朝灭亡,是文弱所至,故而不单提倡儒学,而是在思想上兼收并用,一视同仁。因此,元朝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戏曲作品。而明朝推翻元朝后,在总结元朝的经历时,又得出了“以宽得天下又以宽失天下”的结论,至此推行“以猛而治”。在中后期,科举制度逐渐被豪门世族所垄断,思想精髓丧失殆尽。



1957年6月19日,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在他的论述中提到: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不在向前发展的,停止了发展那就不是世界了。



以此推论,不管是过去西方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还是当今的信息化革命,技术革命,中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各国都在寻求新的突破点和方案,世界已初步具备了孕育新文化的条件,而这场新的人类文明非常有可能是以中国为起点,因为中国足够的开放和包容,若能创造自由学术条件,吸纳外来思想,加以总结融合,未来的中国将有更多机会掌握更多的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6
百家争鸣后世还有过几次,比如魏晋南北朝,再比如五代十国,还不如民国。百家争鸣乱世常态,哪来的繁荣啊
第2个回答  2021-03-16
因为它的出现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并不是想出现就可以出现的,必须得满足各项条件。
第3个回答  2021-03-15
因为在后来的朝代中,儒家已经成为了主流,按文人相轻的态度,他会打压其他流派的产生。
第4个回答  2021-03-15
这是因为在春秋之后,中国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属于安定统一的阶段,所以再也没有这种景象出现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