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一句诗词?

我先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4、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5、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6、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11、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1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3、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6、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1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8、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9、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1、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

2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4、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2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26、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27、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29、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3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3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3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3、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4、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您好。

我个人觉得是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后两句中“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再从此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画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画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画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8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念到这句诗词,心中的波涛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了起来。那一次……
那是个滂沱大雨的下午,伴随着放学铃声响,同学们倾巢而出,我也不例外。
到了大门口,只见爸爸迟迟没来,我简直慌了。我的心里似乎装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但我等来的并不是爸爸,而是妈妈。
只见妈妈像一个“落汤鸡”似的,衣服、帽子全都湿了,整个人就像刚洗过澡似的。妈妈今天开会,应该没有时间来接我放学的呀!我心想到。妈妈说道:“今天你爸爸有事,没时间来接你,换我来接。”“你不是要开会的吗?”“我向公司说好了,下次去开会,反正没事的。”
事后我才知道,爸爸确实有事,但妈妈因擅自离开会议也被罚了,突然感觉妈妈好爱我!
从这开始,我才真正的理解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切实地体会到那种感觉。那次,我终生难忘……
第3个回答  2020-09-28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第4个回答  2020-09-28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正如道家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一为始,宇宙看待我与万物皆同等,无差别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