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的宴会上,有一种菜不能吃,谁吃谁丢人,为何?

如题所述

皇家宴会是古代最高规格的宴会,能被邀请的到的,自然也都是些大人物,宴会上菜品的丰盛自然不言而喻,但毕竟是皇帝请客,宴会的规矩颇也有讲究,有的外来时节,在宴会之前便会告知参加宴会的注意事项。

就拿乾隆皇帝即位后的首次家宴来说,宴会的地点在乾清宫,在皇帝的宝座前摆着金龙大宴桌,左侧的地平上摆着面西座东的皇后宴桌,而西边的头桌为贵妃,二桌为纯妃,三桌为海贵人,东边二桌为林妃,此外另设宴桌若干,光是宴桌的摆放就很有讲究,按照严格的等级来排列。下午三点半左右,乾清宫两侧奏乐,乾隆皇帝率先入座,后妃随之入座,筵席才刚刚开始,期间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膳食都有讲究,宴会完毕之后,后妃出座跪送皇帝再各回住处。

说起来轻巧,但其中有些规定细节,估计连吃饭的人都得小心翼翼,不能坏了礼数,好在宴桌上的菜还都能吃,但在唐宋时期的皇家宴会上,甚至有的菜还不能吃,当真是谁吃谁谁干尴尬的那种。据《宋史》记载,宋徽宗赵佶生于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但是从传统看来,这天出生之人被认为是不吉利,于是便把皇帝的生日改成了十月初十,听起来很奇葩,但皇帝的权威之下,又有什么不能改的呢?甚至十月初十这一天被定为“天宁节”,让天下的百姓跟着一起庆祝。

宋徽宗对他的生日极为上心,不但是宫中,甚至民间八九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有一次,辽国派使臣前来给宋徽宗庆生,因为这是辽国使臣第一次参加宋朝皇家的宴会,在宴会之前,负责典礼的官员便将使臣叫到一处,再三强调了一个规矩:宴会上的有些才不能去吃,否则会闹出大笑话!

原来这种不能吃的菜,叫做“看菜”,看菜在历史上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据记载,最早始于唐朝,兴于宋朝,而唐朝的记载相对较少,宋代也不多见,除了宫廷出现在宫廷菜谱之上,就多记载于文人的随笔追。

在宋徽宗的生日宴会菜谱上,看菜有两种,分别为点心个肉菜,点心的做法比较简单,是用泥巴做成点心的形状,再涂上颜料以假乱真;肉菜的看菜做法比较复杂,需要工匠们先选好适合的木材,对其雕刻加工成食物的样子,再放到大碗中倒上汤汁,由于形象逼真,不知道的人还真有可能闹笑话。幸亏之前的提醒,使臣并没有闹笑话,但这种看菜的行为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本身宴会上的菜品就异常丰盛吃不完,宋朝皇帝还要费尽心思的锦上添花,实在是奢侈。

因此辽国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感叹,宋朝迟早要亡在宋徽宗的手里,果不其然,“靖康之难”之后,北宋走向灭亡,笔者不由想到“阿旁宫赋”,其中一句“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不得不说,许多朝代都是被“奢侈”这两个字绊了跟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