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百万的李自成为什么在短短42天后就倒台了呢?

如题所述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有许多的王朝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所以能够被后世记住,但也有一些王朝在匆匆建立之间,也匆匆的被历史所掩埋。特别是在明朝,曾经爆发的农民起义,而佣兵自立的李自成,在建立了自己所谓的政权以后,却在42天以后倒台。这种佣兵百万,却没有能够将王朝延续下来的行为,也被后世所讨论,但为什么李自成拥有如此多的兵马,最终却在42天之内就宣布倒台呢?

明朝的末代皇帝最为凄惨的就是崇祯,他在自己想要力挽狂澜之时,没有能够做出成就,国家也随之而败落。在垂死挣扎的最后时期,他选择在皇宫当中,将自己的亲人全数杀害,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女儿也不放过。在做完这一切以后,他带着自己的贴身太监,慌忙的逃窜,最终登上煤山上吊身亡。

历史上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一系列行为颇有不解,但又无从探讨,可是最终明朝,却在他的这个消亡过程之中,走向了最后的阶段。在李自成入京以后,也迅速的找到了崇祯皇帝的尸体,并且将他好好的安葬了起来。

本以为占据了大多数民心和优势的李自成能够成气候,至少能够在明朝以后,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朝代,并且将其延续下去。可是历史却并没有照着这种轨迹发展,反而是在他入京以后的42天之内宣布结束,可见李自成的确没有做皇帝的命。那么在他进入京城的42天之内,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到底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最终走向了失败呢?

首先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李自成在进入京城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拉拢民心,所以这个时候的他,选择的是宽厚的对待明朝时期的官员,以及当时皇宫当中的官眷。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对于他的这一行为也是赞赏有加,特别是他找到崇祯皇帝的尸体以后,在自己身上毫无银两的情况之下,依旧好好的安葬了崇祯皇帝,这也为他获得了更高的人气,但最后这一点路人缘也被他败光了。

当时的军队虽然有上百万,但是这些巨大的军队数量,也为他带来了更大的财政赤字。他无法满足军队当中的军饷发放,以及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所以这些跟着他一起起义的兄弟们,开始干上了土匪过的事情。他们不断的去烧杀抢掠,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后来正是因为这些“土匪”对于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所以老百姓开始反抗起李自成的统治。而李自成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实力能够平息这场混乱,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就成为了一个42天的短命王朝。

除开这个原因之外,他当时还得罪了于他而言,有着最大威胁性的吴三桂,原本吴三桂有意投降于李自成,但是由于李自成在早期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抢走了吴三桂的妾室。这让吴三桂十分的丢脸,所以与李自成结下了梁子。后来在看到李自成这样的行为以后,更是对他十分不耻,所以最终的吴三桂带着自己的势力,与满清的贵族一起直接倒戈相向,使得这个短命王朝,能够在短短的42天之内快速灭亡,这里面吴三桂所出的力量,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一个短命王朝的存在,都是来自于一场心血来潮。但所谓的打江山容易,但守江山却很难,这个道理古往今来都是十分明显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对待自己的子民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在李自成没有成熟体系和较为强大的领导能力之前,他获得了这样一个胜利果实,自然也不会珍惜。在面临重重阻碍之时,他只能够选择放弃,毕竟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他,没有明朝的朱元璋那种魄力与心机,自然而然的结果也就不能够尽如人意,所以这个王朝才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首先当时出现了罕见的鼠疫,正是因为手艺,明朝的北京军队根本连武器都拿不起来,这才被李自成攻破了。其实李自成。为了给属下发工资,搜刮那些两面三刀的明朝大臣,最终得到的数目是7,000万两白银。是明朝财政的十几年的收入。最终这些明朝官员纷纷投降到了清军那边。
第2个回答  2020-11-04
因为李自成发不起军饷,于是他的属下就在城里直接抢,把他的路人缘败了个干净。李自成把陈圆圆从吴三桂手里抢走了,导致吴三桂和清朝一起来讨伐他。
第3个回答  2020-11-04
主要还是因为李自成只是一个农民目光短浅,再加上骄傲自满对手底下的士兵没有加以约束,激起了民愤。
第4个回答  2020-11-04
拥兵百万的李自成在短短42天后就倒台的原因与当时动荡的时局息息相关,居民人心惶惶且李自成缺乏长远的目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