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比较丧的诗句

如题所述

“丧文化”,我们都知道是流行于当前青年群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等。其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大唐,也有很多丧的文人。最典型的就是诗人罗隐了,他的很多诗歌作品读起来都让人觉得很丧。如罗隐在《自遣》中所写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看起来是豁达,实则是无奈。

罗隐,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散佚严重,今存诗歌约500首,有诗集《甲乙集》传世。而说到有关罗隐“丧”的诗歌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自遣》外,小编认为最“丧”的便是那首七言绝句《赠妓云英》了,可谓字字戳心,道尽人世悲凉,读后催泪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两句,是罗隐对自己十余年后再次见到当年人的叙述之句。它的意思是说,距离钟陵醉饮一别已经过了十余年,如今又见到了体态轻盈的云英。“掌上身”,形容体态窈窕美妙。这里罗隐用了汉代赵飞燕“掌上舞”的典故。那么罗隐这里所说的云英,到底是谁呢?

原来罗隐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时,路过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结识了当地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当时罗隐是风华正茂,才气横溢。云英也是正值妙龄,体态轻盈。两人彼此互相倾慕,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而钟陵一别后,两人再见便是十余年后。久别重逢,罗隐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即当年我未成名你也未出嫁,可能是我们两个都不如别人。如此丧的话,罗隐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成名”,是科举及第之意。对于罗隐来说,科举可以说是他人生一大挫折。他总共考了十多次,还是铩羽而归。“十上不第”说的就是罗隐。

那么罗隐真的是不如人吗?实际上罗隐自小便以才学出名,后来的诗和文章都很出众,并为时人所推崇,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只不过罗隐的试卷讽刺意味太浓,且说话太直率,引起了考官和大臣们的反感。所以罗隐听到云英对他说“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后,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菩萨蛮 韦庄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其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私以为,这是韦丞相庄最好的一组词。其中尤以其二、其三、其五为更好。组诗或者组词是一种文学体裁,张九龄有感遇十九首,龚自珍有己亥杂诗,都是组诗的典型。组诗中的每篇有各自独立、顺序可颠倒,还有有顺序,不能颠倒顺序的。这组词属于不能颠倒的,五首词有其时间上和情感上的顺承关系。

尤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最美。想象春水碧于天的景象和年少时期春衫薄,翩翩少年郎骑马过斜桥,满楼谢娘招手的景象,那便是青春吧。

可是只能说一句“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了

真他么丧。

2.

满江红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这是南宋著名苏派词人吴潜的词。吴潜写满江红特别著名,他的几首满江红写的都很好,也很丧。尤其是那句“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眼泪哗啦啦的掉下来。想要报销国家却没有机会,只能抱怨生不逢时,朝廷不理解,甚至是不加理睬,这济时之策还能对谁说呢?

3.

梦江南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落叶的可悲之处在于它已经断绝了归期,不可能回到树上。“且逐水流迟”五个字含有无限凄凉惋惜。

4.

西厢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花前月下,层林尽染。莺莺去长亭途中,心如死灰。痛苦压抑。读起来简直负能量满满。

5.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仕途不得意时,都讥笑屈原不听从渔父所提出的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劝告,最终尽忠为国,反而被小人陷害,而把陶潜引为知音,弃官归田,长醉不醒。屈原陶潜本都是高洁的人,作者却通过褒一贬一来完成自己的心灵救赎,这种不得志的苦闷既不能直言,又无法排解,何其丧也……

望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2020-10-30
罗隐有很多诗都是很丧的。
用现代话来说,这家伙就是个专业灌毒鸡汤三十年的高手。
最出名的:
《赠妓云英》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一针见血,每一只单身狗都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
《黄河》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三千年后别说骨头,老子骨灰都没了,你还报个屁的太平,爱哪哪去吧。)
《自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看上去很豁达,其实就是没办法。反正就这么着了,不豁达还能怎么样。)
《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咳,这简直就是在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反调。)
《咏史》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大人,这么说那些史书真的好吗?真是对史书一点敬畏心也无啊……)
《早发》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
(人家都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励志,到他这里就是打扰睡眠的“恶鸡”。那么大人,今晚吃鸡吧……)
《七夕》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别人都在过七夕,而我还是一条单身狗。)
《鹦鹉》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瞎说什么大实话,不想活了是吧?)
《金钱花》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
(连像铜钱的花都不放过,你们这群吝啬鬼都去死吧。)
《梅花》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想给思念的人写信都不会写,惆怅着又一天过去了。注孤生!)
《隋堤柳》
春风未借宣华意,犹费工夫长绿条。
(连花都不能开,还费那个劲去长叶子干嘛。)
《夏州胡常侍》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其实这首诗很正常,但每次读总要脑补出这么一个意思来:听说蜀中很是不太平啊,你这家伙还没死我就放心啦。)
《七夕》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祝天下有情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柳》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自家熊孩子都管不好,还去管别人,闲的吧?)
《春风》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什么乱七八糟的宵小之辈都平步青云了,老子他喵的还是郁郁不得志啊,而且还是一条单身狗。)
《寄韦赡》
禅智阑干市桥酒,纵然相见只相悲。
(所以倒不如不见面的好……)
《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什么瑞雪不瑞雪的,你还是别下了吧。)
《投所思》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人一辈子也就七十年,我都三十岁了,以后还有多少苦日子啊……啊,真是负能量爆棚啊。)
总之,这家伙才华是挺出众的,可看诗也知道,为人爱讽刺,又狂妄,说话太直不知变通,于是皇上也懒得听他的。于是就造就了这么一个盛唐诗人中的毒鸡汤高手。
人生不幸诗生幸,古今如此。
第3个回答  2020-10-30
1、《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2、《西江月·梅花》

宋代: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译文: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3、《遣悲怀三首·其三》

唐代: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第4个回答  2020-10-30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梦记》。

原文:

十里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知,尘满面,泪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只有泪两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离别十年之久,要想不去思念,确实难以控制。

亡妻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处,想与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也找不到地方。

即使现在能够相见,可能她也不认识我了,因为我四处奔波,满面尘土,鬓发皆白了。

夜上做了个梦说自己已经还乡了,看见妻子正在窗前梳妆,

两个互相看着,确有满腹话语不知从那里说起,只有泪流满面。

现在想明白了,我们年年思念的地方,原来在这明月下,栽着松的坟闪。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貌美,且通情达礼,也很贤惠,两人非常恩爱,但天不随人愿,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苏东坡打击很大,加之后来仕途不顺,妻子亡去十年后写了这篇千古悲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