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师徒结对的诗句

如题所述

1. 关于师徒结对的现代诗句
关于师徒结对的现代诗句 1.关于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一《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赠萧山彭少府》

唐代:方干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三《进学解》

唐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四《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五《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关于师徒的诗句
1.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朱公徒弟丘公婿,标致虽高气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发因时事欲苍皤。

讣传淮甸边情惜,路出萧山巷祭多。

最长郎君师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2. 《悼古镜果佛慧法师》

【作者:储泳】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諡本终后赐,真谤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

3. 《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

【作者:陈抟】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4.《胡士彦挽词二首》

【作者:陈师道】

此地来何晚,经年见未频。

荐贤仍赌命,有道可辞贫。

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襄阳耆旧内,无复姓庞人。

5. 《自遣》

【作者:齐己】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6.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

【作者:齐己】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3.关于拜师的诗句
1、常与师徒同苦乐



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2、乐与师徒共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3、以练舟师徒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云吴王开以练》

4、门是祖师徒



齐己

《独院偶作》

5、师徒百万哗喧

魏晋

曹丕

《董逃行》

6、西竺师徒果有魔



陈舜俞

《寄姑苏智肱钱塘文捷二上人》

7、武侯於此济师徒



郭思

《剑门》

8、且可按甲休师徒



刘克庄

《四和》

9、师徒气扬扬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10、适观争国誓师徒



石延年

《首阳》

11、乌合师徒空百万



王禹偁

《仲咸见予一百六十韵赋诗相赠因以四韵答之》

12、十万师徒关外聚



王之望

《再和》

13、师徒虽不多



袁燮

《安边》

14、师徒多遁巡



郑善夫

《赠道夫(三首)》
4.写师徒情的诗词有哪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3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

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3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3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5.关于“拜师”的诗句有哪些
1.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2.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5.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拜师收徒依照中国古代拜师礼内容有:

(1)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2)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

(3)老师回赠礼品。

2.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师礼适用于所有师生关系,不仅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拜师礼仪规定,皇太子初入学,拜见老师的程序及要求,与州、县学的拜师礼是一样的。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人学之后则强调敬师,在行为规范上要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 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
6.描写师徒之谊的诗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唐代韩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

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直到死去吐的丝才算用尽,蜡烛火炬成了灰烬才算不再留下熔泪。如同老师的辛苦和奉献总是无私而伟大的。

扩展资料:

关于师生情谊的故事: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

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

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述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