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原文_翻译及赏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唐代·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周朴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幸承三圣余,忻属千年始。——唐代·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幸承三圣余,忻属千年始。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唐代·刘子玄《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唐代·李世民《秋日二首》秋日二首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8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 唐 ] 周朴
原文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译文
春天来临,游人开始多了起来,田野蛙声阵阵,正是农忙,草色萋萋中踏上归程。
虽然节气过了谷雨,风变得还不够暖,你和我一同离去,不然只会留下遗恨。
注释
【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作者
周朴(?-882?),长乐(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嵩山隐士。工诗,构思甚精,每有所得,必极雕琢。诗家称他月锻年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五律《董岭水》、《哭陈度》笔力老健,为世传诵。与贯休唱和。乾符中,被黄巢所杀。《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第2个回答  2022-08-18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是唐代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原文】~~~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 〔唐代〕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译文】~~~

春天来临,游人开始多了起来,田野蛙声阵阵,正是农忙,草色萋萋中踏上归程。
虽然节气过了谷雨,风变得还不够暖,你和我一同离去,不然只会留下遗恨。



~~~【作者简介】~~~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轶事典故】~~~

  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如果想到一联或者一句诗,就感到非常快乐。他曾经在野外(郊外)遇到一位背着柴走路的人,忽然他抓住那人背着的柴,而且大声说:“我得到了,我得到了!”那樵夫非常惊惧,抽出手臂,丢下柴逃跑了。正好遇到了负责巡逻的士卒,怀疑那樵夫是小偷,就抓住他讯问。这时候周朴慢慢地前去告诉那位士卒说:“只是我刚才见到他背着一捆柴,因此而想到两句诗罢了。”那位士卒就释放了那位樵夫。周朴得到的那两句诗是:“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因为周朴作诗喜欢冷僻怪异,就想戏弄戏弄他。有一天,他骑着驴子在路上走,在路旁遇到周朴,那位读书人就歪戴着帽子低着头吟诵周朴的诗句:“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听到了很气愤,就尾随在那人身后。那位读书人只管赶着驴子离开,一点也不回头看。走到几里之外周朴才赶上那人,就对那人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你怎么能说流向东呢?”那位读书人就点点头罢了,并不接言辩解。这件事在闽中地区被当做笑料流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