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千名学生跳扁担舞,你还知道壮族的哪些节日?

如题所述

广西的扁担舞是广西“三月三”节日里的其中一种,“三月三”并不是广西特有的节日,而是全国人民的节日,只是只有广西壮族将“三月三”申遗成功并发扬光大,向全世界各地人民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独特文化。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的特色表演主要有壮族同鼓舞、壮族抛绣球、竹竿舞、芦笙踩堂、抢花炮、三江牛王、融水斗马、红歌节、五色糯饭迎贵宾、扁担节。

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比如拜秧节 ,又称为插秧节,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因此也叫四月八。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到田里祭拜,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秧苗能够茁壮成长。完成祭祀,有的人家会到河边捡取“脱马腾”当作汤圆煮来吃,也有的人家会开塘捉鱼。最后,人们会请专门的道公帮忙到田里驱鬼,完成法事后才开始正式插秧。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比较喜庆的一个节日,“吃立”用状语表达表示欢庆的意思,一般在每年的正月三十举行。相传在1984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法国侵略者侵犯我国边疆,为了能够击退可恶的侵略者,广西壮族的青年们纷纷挺身而出,拿起武器投身战争,捍卫祖国领土,因此错过春节。正月三十日这天,将士们凯旋而归,为了庆祝祖国的成功,将士们的辛苦功劳,村民们纷纷杀鸡宰羊,盛情款待这群勇猛的将士,为他们将错过的春节补上,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在节日这一天,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尽情的唱歌跳舞,热闹无比。

二月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民间节日,在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是一个有关祈祷的节日。每到农忙的时候,村民们便开始凑钱买”社猪“来祭祀社王 ,祈祷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二月春社日又称中和节,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祭祀社王,需要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将猪肉分成若干份,然后用竹子挂起,放在社王庙的旁边,等到祭祀结束,每户人家分别带一份猪肉回家。

花王圣母祭,也是一种民间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花王圣母是专门掌管生育和守护儿童的神仙,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孩子们起床后,先向花王圣母跪拜叩首,祈求花王圣母保佑自己健康成长,无病无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5
1、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对于三月三的定义是不同的,节日的叫法和习俗自然也大相径庭。并且在民间也有传说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天上会开蟠桃大会等。
2、陀螺节。
在广西 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3、陇端节。
相传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 文戏,除了看戏对歌,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
4、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奠祭壮族妇女娅拜。祭拜这位具有传奇色彩、不屈不挠的的女英雄娅拜。
第2个回答  2021-04-15
我所知道的壮族的节日有:三月三;拜秧节又称为插秧节,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因此也叫四月八;吃立节,“吃立”用状语表达表示欢庆的意思,一般在每年的正月三十举行;二月社,是一个民间节日,在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花王圣母祭,也是一种民间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
第3个回答  2021-04-15
我还知道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4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第4个回答  2021-04-15
我还知道壮族有三月三歌节,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唱歌。牛魂节,一般是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祖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