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如题所述

闰月都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的时间来计算的,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是365天五十二小时48分48秒,黄历上设定的一年时间是365天,去掉365天,余下的这些时间累积成一个月的就叫晕晕堆积到几月就闰几月。这个黄历上面都会有显示的,另外也有闰年就是多出的366天,去掉这一个月的润月,剩下的时间累积成一天的就叫闰年。

闰月的规律:地球绕日一周,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354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11日,积至三年,余33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25日或26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每十九年须置七闰。

闰年和闰月

在农历上,有闰年和闰月,但是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把闰年跟闰月混为一谈,虽然它们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在意思上确实千差万别,闰年我们好理解,正常情况下是:“每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但是闰月却完全不是如此。

要先了解闰月,那就必须要知道一年里的24节气,24节气里又分为节气和中气,有闰月是因为要把这12个中气控制在每一个月份之内,因为每个中期必须要落在指定的月份之内,如果这个月都快过去了而中气还没来到,那就需要再加上一个月等一等这个中气,这也就是闰月的由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