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古诗描写了( )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

如题所述

《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主要描写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望天门山
李白 〔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艺术特色
: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30
《望天门山》,古诗描写了(天门山 )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