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原因及教育

如题所述

近几年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带着自己的问题孩子,带着教育孩子的困惑来求助于我,我吃惊地发现,有95%的问题孩子是出自问题家长。
我经常见到的几个情景:
情景之一: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到了我的面前,我自然会问:孩子上几年级?多大了?在哪个学校?等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结果回答的全是家长,我发现,我问孩子的所有问题几乎家长都争着回答,更可气的是这样的家长并不知道自己的严重错误――你把孩子说话的权利都剥夺了。
我不得不劝家长能不能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家长才觉察到自己的问题,暂时算是憋住了,可我跟学生好不容易说了几句,家长又把话题抢了过去。没办法,我只能劝家长能不能回避一下,让我跟孩子单独谈谈。
我发现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少言寡语,不善交流。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孩子这样的状况,根本原因出自家长。
我有时生气地说:你家长可以替孩子做家务,可以替孩子吃苦,但你不能连孩子说话的机会都替代了吧!孩子能干的事家长包办代替,家长就剥夺了孩子提高能力的权力。一个家长要把孩子当成未来的人才来培养,而不是当成宠物来呵护。
情境之二:家长和孩子来到了我的面前,一般的家长都会先流泪,因为近几年找我的人太多,我的时间精力又有限,所以有很多家长等我几天才能见到我,这种流泪可能也含有这种成份。
情绪调整好了,便开始说孩子问题了:王老师,我可见到你了,我有希望了,我先跟你说一说我孩子的问题:
我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其次的问题是……再次的问题是……还有的家长怕我对孩子的问题理解不透,干脆就提前写了一张纸,标题就是:孩子的主要问题。
我发现当家长洋洋洒洒控诉孩子的问题时,一般都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甚至以谈孩子的问题为兴奋,可是这些家长们在当着孩子的面大谈孩子的问题时,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出于对我的崇拜来求助于我,他是多么希望能给我留下好的印象,可孩子还没说话,你家长先把孩子说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你别忘了,你是在孩子崇拜的老师面前来说孩子的不是,你替孩子好好想一想,难道孩子好不容易来见我一面,就是为了让我彻底了解他的缺点吗?
当家长滔滔不绝来指责孩子的种种罪行时,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灵已在流血!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便打断家长的控诉,我问你个问题,你能不能提出你孩子的几个优点,家长被我打断后开始想孩子的优点,竟然好长时间想不出一条优点,甚至有些家长反问:唉,我孩子还能有优点吗?每每遇到这样的'情景,我总为孩子感到悲哀,为家长的愚蠢而气愤。
如果在家长眼里孩子一无是处,那么孩子从家长那里听到的只能是指责,抱怨,批评,教训,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有阳光的心态,自信的个性,自尊的人格。
我经常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越是孩子身上有更多的缺点,才越需要家长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然后给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才是孩子最缺少的。
一个经常得不到鼓励的孩子,他的潜能仅能发挥到20%---30%,而他一旦得到激励,潜能将会发挥到70%--80%。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赞美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指责声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仇恨之中,他便学会了报复。
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我不能一一列举,只是想就此警示家长: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孩子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首先落到自己家里,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
如果发现了孩子有什么缺点,当家长的先不要急于去指责孩子,要是先想一想,这孩子的缺点是不是因为我的原因造成的?如果这样一想,既减少了对孩子的一份指责,从而减少了对孩子的一次伤害,又对自己的行为多了一份反思,从而多聊一份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1

  问题孩子,顾名思义是指在师长眼里有着各种不良行为习性或坏毛病且屡教不改的孩子。且长期因为各种问题不能健康成长。以下我为你整理了问题孩子的原因及教育,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般来说,问题孩子有多种复杂问题具体表现为行为叛逆、上网成瘾、厌学逃学、早恋、自闭、对亲情冷漠、经常性打架等。对于问题特别严重的孩子,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教育,那么问题孩子很有可能由此走上刑事犯罪的不归之路。

   一、问题孩子成因

  探讨关于问题孩子的成因,青少年教育专家、湖南春雷青少年特训学校校长胡奇辉提出如下看法:

   首先,家庭教育的失误,是导致问题孩子产生的首要原因。

  家庭教育的失误主要表现为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失策。比如在学业上家长以过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家长的期望值超出了孩子自身的现实情况及主观愿望,导致孩子厌学情绪高涨,并逐渐发展到悲观厌学,不思进取,听之任之。还有就是父母教育方法出现分歧,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最后干脆都不听了。

   其次,社会教育的失效,是导致问题少年产生的间接原因。

  社会教育的失效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失效,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相关职能部门未对各种娱乐场所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网吧不遵守规定对未成年人开放,有的进行恶意诱导等。这些场所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诱发了问题孩子的产生。

   第三,学校教育的失当,是导致问题少年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学校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考试分数。在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化和提升。成绩出现波动的孩子必然会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责难。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孩子便通过各种方式与家庭、学校抗衡,结果导致恶性循环,成绩一降再降,最终导致学业的失败,从而诱发各种问题的产生。

   二、问题孩子的教育

  1,家长必须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即家长要在“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孩子”这两点上达成共识,从而制定出符合孩子自身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孩子能够接受的,并在预期内能够努力达到的。家长要力戒以建立在自己主观愿望基础上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要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主观愿望相吻合。

  2,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强治理整顿,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各级立法、执法、司法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环境的治理,加大对各种娱乐场所的清查力度,对于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娱乐场所要予以整治和清除,此外,要严厉打击盗窃、斗殴等犯罪团伙,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

  3,学校要适当调整教育的目标方向,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育人。

  学校不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身心健康教育,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时刻注意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并在教育、管理学生的实践中掌握教育、教学的艺术,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发现了问题,不急不躁,沉着冷静处理,少用训斥、打骂等简单方法,多用说服教育、鼓励、正面引导、沟通交流等方法来疏导、引导学生朝积极方向发展。

  4,家庭、学校、社会要加强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定期定点对问题孩子的教育进行协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出有效的措施,尽快实现问题孩子的教育转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