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称为"礼仪之邦",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以"礼"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题所述

议论文:也说“状元礼”的积极意义

2008-07-28 08:48:10中国高中生网(http://www.gzs.cn)

在广东每年高考放榜,新"状元"一曝光,"状元礼"就成了话题。7月26日,有岭南古建筑明珠之誉的广东德庆孔庙上演了第7场"状元礼"。"状元"分骑高头大马留影,一展"威风"。"状元礼"受到外界质疑,褒贬不一。庙方称,内容是最重要的,形式可以不拘,"状元礼"有其积极的意义,否则难以受到众学子和游客热捧。(7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又是鸣钟击锣,又是开道"吆喝,还有让"状元"依照上古时的打扮,借道宋街迈向孔庙的进棂星门、跨青云桥……无论这"状元礼"上演得多么热闹,多么别出心裁,你都会觉得,它是那么遥远,那么古怪,那么不合时宜。要说"状元礼"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无非是借古迹搭台,让旅游唱戏而已,就像各地旅游景点里上演的一处节目,只不过是借着所谓的状元礼,找个噱头,娱乐娱乐游客,活跃活跃气氛罢了。

说实话,尊孔也好,读经也罢,无论它曾经怎样的甚嚣尘上,至今,不都已经半死不活,无声无息了吗?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砸烂孔家店,到后来莫名其妙的批林批孔,人们早已把中国文化中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封建糟粕剔除出去了。如今,谁要以磕头作揖来彰显自己对于前辈的尊重,只能为人们所耻笑。当然,如果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在节目中玩一玩譬如说臣民叩头跪拜皇帝之类的游戏,大家哈哈一笑,倒也无妨,但要煞有介事起来,就难免让人怀疑。

我相信,那些各种各样的所谓高考状元们都是学习上的皎皎者,但我敢说,他们此前未必知道,德庆有个孔庙,且是中国南方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宏大、建筑最具特色、孔学内容最丰富的孔庙。至于他们平时可曾想到过孔子,甚至他们对孔子有多少了解,这些都是个问题。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参与到"状元礼"活动中去,惟一的可能,就在于"德庆孔庙奖学基金会"对高考状元的奖励。主办方的目的,是拿所谓的状元当道具,以让"广东高考状元"与广大学子面对面交流学习成材经验,从而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前来参与,收到振兴旅游之效。

想想看,如果家长和孩子能利用一次旅游,既放松了身心,又目睹众多高考状元的风采,更重要的是,从他们那里学得了学习的方法,何乐而不为!毕竟,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不遗余力的,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当下,要想让孩子考一个好成绩,顺顺当当地鲤鱼跳龙门,进入一个好学校,将来有个好工作,那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心愿哪。——创意的确不错。可以说,高考状元和状元礼的主办方在这次活动中各取所需,剩下的,就是游客中那些家长和孩子愿不愿意积极相应和配合了。

过去,有企业奖励高考状元,它图的是广告宣传的回报,德庆的孔庙则是利用"状元礼"来赚取眼球,它图的是振兴旅游。手段不同,而目的则一。然而我却觉得,它的吸引力实在有限,毕竟,企图用一种古怪的仪式来激发学子的奋斗精神,总感觉散发着某种腐朽的意味,鲁迅曾称有"尸骸的迷恋"一说,但于娱乐而言,则不妨由他去吧。

谈礼貌

礼貌是一种美德,我们对任何人都应该要有礼貌。无论在什么场合,礼貌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彬彬有礼,不但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也会得到不少方便。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的木车坏了,一颗螺丝钉掉了出来,他见到路边有一个人在修理汽车,于是走过去说:“喂,借我一把钳子。”那个人望了他一眼,并不理睬他,继续修理汽车。小孩把这件事告诉哥哥,哥哥教导他做人要有礼貌。于是他又去找那位修汽车的人说:“叔叔,请你借我一把钳子好吗?”那个人抬起头问:“怎么啦?木车坏了,我来帮你修理吧。”这个孩子由于有礼貌,使他不但借到了钳子,还得到那位叔叔的帮忙,把木车修理好。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如果在路上遇见相识的人,应该和蔼有礼地打招呼。在巴士车上应该让位给老人和幼童。在餐馆进餐时,不要狼吞虎咽,不要发出响亮的咀嚼声。在戏院买票,要有秩序地排队;有事情要麻烦别人时,不论是请教别人、要求对方办事或向对方询问,都应该和气谦虚;别人帮了你的忙,应该说声“谢谢”;交谈时,不要装腔作势,态度要自然大方,不要扭扭捏捏。别人交谈时不要打岔;不论自己有多高的身份,千万别摆架子,任何阶层的人都应该与人们打成一片;举动不可粗鲁,吐痰要“三思而后行”,说话要文雅一点,最低限度不说粗话,这些皆为礼貌的表现。时时检讨自己,改掉不良的作风,待人有礼,本身也会得益不浅。

有礼貌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会受到欢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