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母婴保健条例

如题所述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幼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母婴保健是指母亲和7周岁以下婴幼儿的医疗保健。第三条 母婴保健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医疗保健服务与自我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逐步推行母婴保健保偿制度。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将母婴保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母婴保健工作给予扶持。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
  财政、民政、劳动、教育、公安、计划生育等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母婴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第二章 婚前保健第七条 在城市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
  在农村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第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依法单独设立婚前医学检查门诊,开展婚前卫生指导、咨询和医学检查工作。第九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检查的实际结果给受检者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医疗保健机构对婚前医学检查中发现患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暂缓结婚或不宜生育的疾病,应在《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上写明医学指导意见,进行专门登记,做好随访咨询工作。第十条 医疗保健机构对婚前医学检查不能确诊的,应当转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确诊。受检者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学技术鉴定,并取得医学鉴定证明。第十一条 婚前医学检查收费标准由省财政、物价部门制定。
  对边远贫困地区生活确有困难的人员应当减免收费,减免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第三章 孕产期保健第十二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生殖健康和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妇应当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第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诊断时,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医学指导:
  (一)出生过某种遗传病患儿或者夫妻一方为某种遗传病患者的;
  (二)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的;
  (三)早孕阶段曾服用致畸药物或者有病毒感染史等致畸因素的;
  (四)原因不明多次流产、死胎、死产的;
  (五)医学上认为其他需要指导的情况。第十四条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第十五条 依法接受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其手术费用按劳保医疗或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报销;不享受劳保医疗或公费医疗的,其手术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解决。第十六条 推行住院分娩。
  交通不便的农村,孕妇没有条件住院分娩的,由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家庭接生员为其接生。
  高危孕妇应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第十七条 医疗保健机构和家庭接生员,对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应按规定统计报告,并做好分析工作。第十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对所接生的新生儿应按照有关规定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在家庭接生的新生儿,由接生员或新生儿父母报请出生地乡(镇)卫生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申报新生儿户口须持有《出生医学证明》。第四章 婴幼儿保健第十九条 提倡和推行母乳喂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婴幼儿提供下列医疗保健服务:
  (一)提供母乳喂养和合理膳食等科学育儿指导;
  (二)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工作,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
  (三)建立儿童保健手册;
  (四)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弱儿的健康进行重点监护;
  (五)依照计划免疫程序,按时为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
  (六)开展婴幼儿眼、耳、口、鼻、喉及心理保健服务;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医疗保健服务。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实行管理和监督。
  医疗保健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条例及有关规定,定期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指导、监测。
  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健康体检。
  禁止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从事儿童保育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