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作背景介绍

如题所述

1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400多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这部文学名著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在中国家喻户晓。

《红楼梦》出现于清朝“乾隆盛世”年间,这个时期的社会表面好像太平无事,其实各种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精心描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玉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为主线。但是,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并没有孤立地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族存亡过程,从而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悲剧写得像《红楼梦》这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小说的标题,以及穿插其间的诗词曲赋,乃至人名,似乎都各有深意,引发读者的无限回思索。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制、哲学思想、文化形态、民俗现象,甚至铁器、瓷器等手工业制造的重要史料,所以历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研究者众多,由此形成了“红学”这一大综合性人文学科
139
原名《石头记》,是曹雪芹根据曹家在清朝由兴到衰的家庭背景而著,应该是做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年间,其中不乏宫廷的权力斗争,目前看到的大多数版本让人以为是一部比较言情的小说,其实曹老的愿意是反映当时康熙立次子为太子,后废又力到再废一个宫廷权力斗争波及民间的政治小说,贾、林、薛的爱情悲剧是当中的牺牲品。
19
查看全部回答
红楼梦写作背景简介
如题.不要太详细,简单评价一下就好.
我来答
喵喵喵0597
LV.2 2019-03-14
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
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
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
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扩展资料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谈曹雪芹:晚年住北京西山 生活极为困苦(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查看全部5个回答
红楼梦有声小说在线收听_ 整本小说免费听_喜马
相关问题全部
红楼梦写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 扩展资料: 《红楼梦》主要出场人物: 贾宝玉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宝玉的姨表姐。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 王熙凤 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即宝玉表姐及堂嫂。她年轻美丽中透出尊贵,苗条的身段,风骚的体格,不露的威风,貌似可喜,实则可畏。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在荣国府中处于要位,是实际的管家奶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194 浏览341472019-04-14
红楼梦作者和写作背景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 ,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王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曹 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红楼梦》简介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138 浏览53412017-11-24
红楼梦写作背景简介?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
浏览172020-02-27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1、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的。做书的年代当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2、《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3、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一说辽阳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遗腹子(一说曹頫之子)。
22 浏览17982017-09-05
红楼梦的写作背景
一、写作背景 1、《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2、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的。做书的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3、《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 。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亲自面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二、《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原名《石头记》。程伟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残稿,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 ,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