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阐述爱国主义的本质??????

爱国主义的本质应该怎么阐述啊???最好具体点的。。。
谢啦

、区别政府和国家 首先要区别政府和国家,过去国家的意义包含有政府,但现在看来,还是把两者分离更为恰当。举个例子,中国朝代更替很频繁,各族人都统治过中国,但中国是不是灭亡了许多次?实质上这些是政府的灭亡,而非国家的灭亡,为什么?领土并无变化,国家也并不变化。 我们通常接受这样的观念: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事实上,这里的国家还不如说是政府更为恰当。而且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得出,在阶级产生之初,阶级斗争应当还是调和并不激烈的,那么此时国家是不是不存在呢?事实上,这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国家和阶级(或利益集团)产生,并没有绝对的先后之分。 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实际上是把国家生套在政府之上,使人误以为国家是一个实体,引起了人们思路的混乱。现实中人们常把国家作为政府的代名词,详细情况可以看历史上反元活动,几个起义头子均宣称自己是正统,是国家的代表。实际上这些起义者的本意,不过是宣称自己政权合法,而用国家加以包装而已。 2、国家是一个拟制概念,且常与政府相混淆。 国家的概念起源于领土的占有,它是占有者的一种声明,当占有者为一群时,因为这个群体能从领土上获得好处,国家这个概念有助于声明群体的利益,起到排除其他群体的作用。这就说明,国家是拟制的概念,而并非实体的存在。更清楚的情况是群体利益分裂时,如分为甲和乙,甲为强势,乙为弱势,乙被甲驱使奴隶,而这里强势的甲就能主动宣称自己是国家代表,同样,当乙代表国家时,甲就无法代表,这就说明,国家实际是个拟制的概念,因为若是实体存在,国家是不可能被代表的。 3、国家与领土相区别,进一步说明国家是拟制的。 国家不等于领土,虽然国家起源于领土的占有,但并不以实际占有为条件,只要声明占有。如巴勒斯坦国,刚建立时并无领土,但也被承认为是一个国家。这是国家概念的进一步发展。 简而言之,国家实际上是一个群体对领土的占有的一种声明,本质上是拟制的,虚构的。 4、国家和爱国主义 明确国家是个拟制的概念,有助于剖析爱国主义的实质。 由于一个国家内部存在多个利益群体,故国家的实际意义,在于这些群体的利益能通过国家这个概念得以表达。但由于上文所说,国家是极有可能被强势者代表的,故有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可能借由国家表达的。这时候,国家对这些弱势群体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好比穷人和富人住在一间房子里,但富人声明房子归其所有,穷人必须在外面住。那么对于这间屋子,穷人爱不爱惜其实和穷人无关。 历史上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如明朝灭亡后,反清复明者很多,其劲头不下于现在的愤青,认为满人是外人,占领了自己的国家,使中国灭亡。但实际上,国家属于拟制,加之领土又不会变,那里来的灭亡?中国就是中国,这并不会变,变得是统治者而已。 清朝统治只要比明朝好,何必那么反对呢?所以明朝复社那帮人就是争权夺利,希望自己做开国元勋享受荣华富贵,而想把老百姓推落于战火之中,同时又把自己打扮成维护汉族传统的先进分子。复社宣称的爱国,实际上就是把国家这个拟制概念包装在建立自己的统治之上,意图取得支持。不过中国老百姓比较实际,觉得温和的外人(清朝虽有扬州屠城,但比起明朝的严酷刑罚,草菅人命要好多了)比残酷的“自己人”要好,于是复社便没有成功。 5、国家并不重要,制度是关键。 要区别制度和国家,很多时候,人们会把国家等同于制度。用爱国代替爱制度,把爱国的位置放在爱制度上,是导致看不清事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是拟制的,真正有意义的是要看好的社会制度。好的社会制度,如民主,是一个利益平衡的社会,有劳就有得。而集权导致的是社会财富向不劳而获的集权者集中,下层人终日劳作生活却非常困苦,利益极不平衡。集权的统治者特别喜欢用爱国代替爱制度。因为制度实在太差了,就用一个拟制的国家来糊弄下层,同时又把自己打扮成国家的代表(这就是拟制国家概念的好处,可以随便代表,因为根本没有实体)。让下层感觉自己生活在天堂里,同时又保证他们对集权者效忠。 6、集权国家爱国主义的实质 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意思是国家兴亡与个人有关。但请看岳飞、袁崇焕这些人,在爱国的名义下为皇帝效忠,打仗占领领土,最后还被皇帝处死。实质上在集权社会下,谈爱国是无意义的,因为集权者是国家的唯一代表,爱国本质就是爱集权者,下层不可能从爱国中得到多少好处。集权国家在宣传中是把国家和政权合二为一,主要采用以下过程:第一步,统治者自己和下层在名义合为一体。好比富人对穷人说,我们毕竟还是一家人,利益是一致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论证。历史的经济的伦理的人种的,不由你不信。这种名义上的合为一体,在集权实际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合为一体。但其宣传效果是相当不错的。第二步,拟制国家概念,将自己作为国家的代表。由于第一步的铺垫,那么下层自然在逻辑上也是国家代表,不过代表权由上层行使,这样下层感觉就很好。第三步,上层组成政府,又代表国家,故顺理成章的,国家等于政府。只要宣传爱国,就能起到爱上层的同样效果,而且由于加了一层国家的色彩,效果更好。 爱国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就变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手段有好有坏之分。但爱国成为价值判断标准后,就是绝对的对,至于爱国背后是什么,就没人管,也不许人去管。所以就有人说: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避难所,就是这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某些宣扬爱国的人,往往比“汉奸”更无耻,更卑鄙,后者是真小人,前者却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7、中国爱国思想源远流长 中国人多而且穷,长期接受愚民教育,从儒家学说开始发展出的多种理论,均把爱国放在重要地位。这些理论动听无比,但本质都是粉饰集权政权的工具。 8、利用爱国思想的方法 由于长期教育,中国人特别爱国,再加上集权的结构,于是那些把爱国表面当目的,背后当手段的人就高兴的在人群里面用爱国主义大砍大杀,手法有二: 一、引诱你把爱国当目的,请献出你的金钱,鲜血或生命。喂饱那些除了说爱国其它什么也不会的专家学者。还有那些上层,因为他们是国家的代表。 二、用爱国名义诛除异己。这个就是天天把爱国当作判断标准的人的惯用手法了。具体问题如何是都不懂,但用爱国打掉异己是最重要的。 9、对策:爱国对自己是手段,对别人是目的。 对于上面这样的爱国人,你又有什么好说呢?省点力气就别理他们,如果非要纠缠,也简单。只要把不爱国的帽子原封不动的扣回去就行了,不用说任何理由。因为爱国不是目的吗? 国家本身就是拟制,爱国不爱国,都是台面上的仗,但这场仗,中国人却打了两千多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4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从社会功能来讲,都是比较强调政治功能,就是关于国家利益这部分,为维护国家利益,团结、凝聚全体国民,这个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各有其主,各爱各的国家,当然,我们正在强调全球性的观念,像胡锦涛主席出访期间讲到建立和谐社会,包括全球的和谐。我们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意识、情感、行为、言论等等很多层面,它的指向一般就是三个指向:一个是祖国的自然实体,壮美山四。再有就是人文实体。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等。第三就是政治经济实体,包括它的制度、成就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随着我们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中国人走出去和外国人进来的机会多,各种领域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样每个人就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自己与祖国息息相关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10-05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确实包含着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但是,把列宁的这句话作为爱国主义的定义,就不一定准确。因为,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或精神。仅仅把爱国主义解释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远远不能揭示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应当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

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最基本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就是为自己伟大的民族而光荣和自豪的精神。民族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的民族必胜的精神。中华民族一定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第二,奋起抵抗外敌的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外敌入侵必然使山河破碎、人民遭难。在外地入侵的时候,奋起抗敌,保卫祖国,宁死不让寸土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打击侵略者,创造了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事迹,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光荣诗篇。

第三,反对分裂和割据,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是祖国的力量所在,是祖国兴旺的标志,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的历史上,虽然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雄相争,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五代十国并存,宋金对立和近代的军阀混战。但是,中国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的团结是悠久的。这些事实标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第四,勇敢勤劳,推动祖国的进步和富强。一切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腐朽的社会制度都是祖国进步发展的阻碍力量,危害着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同它们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前进,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贫穷就要挨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艰险,世代相承,开发自然资源,改造山山水水,发展科学文化,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勤劳创造、推动祖国富强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