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后期重心和斗争形式主力

五四运动前后期重心和斗争形式主力有什么变化

五四运动前后期重心在上海,斗争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扩展资料:

上海工人罢工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

1919年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前期:北京为中心,主力是学生,罢课,示威,游行等为主要斗争形式
后期:上海为中心,主力是工人,罢工,罢市,罢课“三罢”为主要形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