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归隐的诗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11

古代归隐的诗人:

1、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为无法和东晋社会的贪腐黑暗官场为伍,退而隐居作诗自娱。其后文人纷纷效仿,无论官场士大夫还是落魄文人书生,皆以隐居为雅。

2、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因为看不惯俗世,对清统治者的腐朽而失望,以及爱国热情选择归隐,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3、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谢灵运因个性喜欢游荡,且不受重用,心有不平,常常称自已经有病不上朝,肆意遨游。借文帝讽旨令其自解之机,请病假东归,二次隐居故乡。

4、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因为看透官场黑暗,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5、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扩展资料:

古代文人归隐的原因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总体来看,主动归隐的是少数,大多数的文人是不得不归隐,是被迫地走进山林。

古人隐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

真正仅仅为了山水而隐居的文人并不多,但也不能否认,美丽的山水、特别是隐居山水之中的闲适生活的确是诱导文人隐居的重要原因之一。

2、科举考试失败,不得不归隐

古人读书的最初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治国安民、光宗耀祖.但朝廷能够为读书人提供的官职毕竟有限,所以大多数的读书人不得了不怀抱着“满腹经纶”、遗憾万分地踅进山林去当了隐士。这一部分人的心情是相当痛苦的。

3、厌恶官场

官场黑暗,自古已然。看不惯黑暗的官场,是士人隐居的另一个原因。很多文人读书考取功名,踏上仕途道路以后发现世道官场腐败,和自己的抱负背道而驰,最终选择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归隐而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隐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