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和既怎么区别

如题所述

二者的意思完全不同,区别如下:

1、字形不同,“即”右从“耳刀”,“既”右从“无”。

2、字音不同,“即”读jí,“既”读jì。

3、字义不同:

1)“即”有多个义项:①作副词,就,便。表示动作发生之快或时间之早。如“招之即来”,“有错即改”,“一触即发”。②作连词,即使,就是。用于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让步,正句常有“也”与之呼应。如鲁迅《花边文学·倒提》:“鸡鸭这东西,无论如何,总不过送进厨房,做成大案而已,即使顺提也何补于归根结蒂的命运。”此处的“即使顺提”即表示假设让步。

2)“既”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作副词时,①作“已经”解。多用于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②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例如:“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

扩展资料:

一、

既,拼音jì,属常用字,造字法会意。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既”像一个人坐在食器(皀)前扭头的样子,表示吃饱了。

本意即吃完饭,引申为尽、完。由尽、完虚化为表示已经,用作副词;也作连词,表示推论因果关系。在与”又“、”且“、”也“连用时,表示同时存在两种情况。

二、即

即中国汉字,读音jí,表示就,立刻,现在常用作连词,同“则”。那就。常用词组“即使”。同时即字还有动词、名词、副词、介词的不同用法。

相关词语:

1、即将(jí jiāng):将要,就要。〖例句〗暑假即将到来,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2、即使(jí shǐ):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就是 ” ,后边常与“也 ” 呼应。〖例句〗我们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不应该骄傲自满。

3、即兴(jí xìng):对当前景物有所感受,临时发生兴致而作,即兴演奏。〖例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眼前的景物令他一时触景生情,便即兴作了一首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既 百度百科-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区别:

    字形不同。“即”右从“耳刀”,“既”右从“无”;

    字音不同。“即”读jí,“既”读jì;

    字义不同。

    “即”有多个义项:一作副词,就,便。表示动作发生之快或时间之早。如“招之即来”,“有错即改”,“一触即发”。二作连词,即使,就是。用于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让步,正句常有“也”与之呼应;

    “既”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作副词时,一作“已经”解。多用于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二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即”和“既”的左边部分相同,都像一个高脚食器;“即”的右边部分像一个面向左跪坐的人,好像正靠近食器将要美美地饱餐一顿,本义是“我就食”;而“既”的右边部分像一个背向食器跪坐的人,他张大嘴巴表示我已经吃饱了,本义是“吃完了”。

字典里解释说,“即”的意思是接近,“既”的意思是已经。我们可以从这里来很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个字。


“即使’与“既然”都是连词,但作用不同。“即使”所表示假设的让步,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例如:“即使你当时在场,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改正。”

“即使”也可用“即便”,但不可用“既使”、“既便”。

参考资料:即 百度百科 既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2

一,读音不同

即:jí 二声

既:jì 四声

二,笔划不同:

即:7笔 

笔顺: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折钩、竖

既:9笔

笔顺: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撇折、撇、竖弯钩

三,意义不同

即:1、就是之意,例:知识即力量;科学即第一生产力。

2、当时或当地,例:即时,即刻,即席。

3、就,便,例:黎明即起,扫洒庭除。

4、假如的意思,例:即便,即使。

既:1、已经完成的意思,例:既而。

2、已经之意,例:既定,既来之而安之。

3、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例:既快又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字形不同

    “即”右从“耳刀”,“既”右从“无”。

    字音不同

    “即”读jí,“既”读jì。

    字义不同

    1)“即”有多个义项:①作副词,就,便。表示动作发生之快或时间之早。如“招之即来”,“有错即改”,“一触即发”。②作连词,即使,就是。用于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让步,正句常有“也”与之呼应。如鲁迅《花边文学·倒提》:“鸡鸭这东西,无论如何,总不过送进厨房,做成大案而已,即使顺提也何补于归根结蒂的命运。”此处的“即使顺提”即表示假设让步。

    2)“既”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作副词时,①作“已经”解。多用于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②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例如:“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又如:“松树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某厂大豆酱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中的“即”之所以应改用“既”,即因为此处表示“不止一个方面”的意思,用“即”解释不通。作连词时,表示“既然”的意思,用于推论因果复句的偏句,正句常有“则”、“就”等与之呼应。如:“既来之,则安之。”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

第4个回答  2018-09-28
“即”与“既”,音不同,“即”读ji,“既”读ji ;形有异,“即”右从“耳刀”,“既”右从“无”;义也不一样。可是这两个词常见用错,有该用“既”的用了“即”,也有该用“即”的用了“既”。例如:某厂出品的大豆酱包装袋上印着:“本产品有独特的酱香味,即可直接佐餐,又可在烹饪时作调味品,回味无穷。”此处把“既”错成了“即”。
“即”有多个义项:①作副词,就,便。表示动作发生之快或时间之早。如“招之即来”,“有错即改”,“一触即发”。②作连词,即使,就是。用于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让步,正句常有“也”与之呼应。如鲁迅《花边文学·倒提》:“鸡鸭这东西,无论如何,总不过送进厨房,做成大案而已,即使顺提也何补于归根结蒂的命运。”此处的“即使顺提”即表示假设让步。 “既”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作副词时,①作“已经”解。多用于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②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例如:“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又如:“松树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某厂大豆酱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中的“即”之所以应改用“既”,即因为此处表示“不止一个方面”的意思,用“即”解释不通。作连词时,表示“既然”的意思,用于推论因果复句的偏句,正句常有“则”、“就”等与之呼应。如:“既来之,则安之。”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
“即使’与“既然”都是连词,但作用不同。“即使”所表示假设的让步,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例如:“即使你当时在场,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改正。”
“即使”也可用“即便”,但不可用“既使”、“既便”。点个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