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它描绘了狡猾的兔子建造多个藏身之处以保命的场景,用以比喻有备无患、有多个藏身之法的人。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狡猾、工于心计。成语的出处是《战国策》中关于孟尝君与他的门客冯谖的故事。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国别体史书。在其中的一篇《冯谖客孟尝君》中,讲述了冯谖为孟尝君效力,为其准备了三个藏身之处,以确保孟尝君在危难时刻能够安全避难。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狡兔三窟”的成语。
具体来说,冯谖曾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这句话意味着,即使狡猾的兔子都有三个藏身之处,才能避免被猎人捕杀。而孟尝君只有一个藏身之处,还不能高枕无忧。冯谖因此请求为孟尝君再挖掘两个藏身之地。
后来,孟尝君果然遭到了齐国君主的猜忌,被免去了相位。得益于冯谖事先准备的三个藏身之处,孟尝君得以安全地退居薛地,并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真正理解了冯谖的远见和“狡兔三窟”的深意,对冯谖的智谋感激不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