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铁道部部长是谁?

要详细的资料!!!有的就谢谢了!!

铁道部历任部长
滕代远(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吕正操(1965年1月至1970年撤销)
苏静(军管会主任 1967年4月至1968年7月)
万里(1975年1月至1976年12月)
段君毅(1976年12月至1978年10月)
郭维城(1978年10月至1981年9月)
刘建章(1981年9月至1982年5月)
陈璞如(1982年5月至1985年6月)
丁关根(1985年6月至1988年1月)
李森茂(1988年1月至1992年4月)
韩杼滨(1992年4月至1998年3月)
傅志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
刘志军(2003年3月至2011年2月)
盛光祖 (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铁道部撤)
历任副部长
吕正操(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武竟天(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石志仁(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王世泰(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
郭洪涛(1952年8月至1954年10月)
赵健民(1952年12月至1955年1月)
陆平(1954年11月至1957年10月)
刘建章(1954年11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81年9月)
余光生(1955年1月至1966年5月)
郭鲁(1959年8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76年10月)
汪菊潜(1959年8月至1966年5月)
苏杰(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79年1月)
钱应麟(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
彭敏(1965年1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0月)
邓存伦(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李新(1975年1月至1979年1月)
黎光(1975年1月至1979年4月)
王效斌(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廖诗权(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吴冶山(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赵文普(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郭维城(1977年4月至1978年10月)
李颉伯(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布克(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耿振林(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李震(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刘白涛(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酆炳军(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韩力平(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李克非(1981年7月至1984年12月)
刘平田(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李森茂(1982年4月至1988年4月)
李轩(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
张辛泰(1982年12至1990年9月)
尚志功(1983年6月至1987年7月)
石希玉(1983年12月至1986年3月,1989年12月至1993年5月)
孙永福(1984年12月至1998年3月)
罗云光(1986年5月至1990年3月)
屠由瑞(1988年6月至1994年1月)
傅志寰(1991年1月至1998年3月)
国林(1993年5月至1996年8月)
蔡庆华(1996年2月至2003年7月)
刘志军(1996年8月至2003年3月)
孙永福(1998年3月至2006年9月)
王兆成(2001年至2004年)
彭开宙(2001年11月任
胡亚东(2003年7月任
陆东福(2003年7月任 
卢春房(2005年3月任 
王志国(2006年9月任
详细可点击查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3/15/173246_271260868.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8
  历任铁道部部长及简历
  历任部长:滕代远、吕正操、苏静、万里、段君毅、郭维城、刘建章、陈璞如、丁关根、李森茂、韩杼滨、傅志寰、刘志军、盛光祖。
  历任部长
  滕代远(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吕正操(1965年1月至1970年撤销)
  苏静(军管会主任1967年4月至1968年7月)
  万里(1975年1月至1976年12月)
  段君毅(1976年12月至1978年12月)
  郭维城(1978年12月至1981年9月)
  刘建章(1981年9月至1982年5月)
  陈璞如(1982年5月至1985年6月)
  丁关根(1985年6月至1988年1月)
  李森茂(1988年1月至1992年4月)
  韩杼滨(1992年4月至1998年3月)
  傅志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
  刘志军(2003年3月至2011年2月被双规)
  盛光祖(2011年2月至今)
  滕代远,1904年11月生,湖南麻阳人。1923年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与进步同学组织麻阳新民社,创办《锦江潮》。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加入国民党,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与领导进步学生运动。1926年任青年团平江县委书记,后调长沙近郊任农民协会委员长、郊区区委书记,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1927年马日事变后脱离国民党,坚持地下斗争。8月任湖南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委员长。不久,任湘东特委书记,兼醴陵县委书记。1928年6月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7月22日,与彭德怀、黄公略等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党代表,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28年12月初率红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编为红四军第三十三团,任红四军副党代表兼团党代表。1930年5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任政治委员。1930年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浏阳县会师,成立了红一方面军,任副总政治委员兼三军团政治委员。1931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初调任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曾获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9月赴苏联学习,出席了1935年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7年春回到新疆。12月到达延安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1939年冬晋西事变后,奉命赴晋西北地区指挥反顽斗争,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5月,任太行山抗大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同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常委。1942年5月任八路军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1945年12月参与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并奉命在北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不久又奉命去重庆、南京,协助周恩来与马歇尔、张治中的谈判。1946年6月回晋冀鲁豫军区,率部分兵力担任内线作战,收复失地,扩大了解放区。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常委。11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1949年兼任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铁道部部长。1954年9月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65年在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他是中共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长期主持铁道部门工作,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4年12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吕正操,1905年1月生,辽宁海城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东北讲武堂毕业,上将军衔。早年在缫丝厂当学徒。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3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25年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1929年起任东北军第一一六师参谋处长。1932年至1936年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六四七团团长。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1月起任东北军六九一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第五十三军工作委员会指示率部开赴冀中,改编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1938年5月至1943年秋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其间:曾任冀中区党委委员、冀中军政委员会委员、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年11月至1945 年8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常委。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10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45年10月起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苏静,1910年12月生,福建龙海人。曾用名苏孝顺,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初中,中将军衔。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二科科长,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1939年冬起任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长。1940年11月起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公安处副处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起任山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情报处处长。1945年10月起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东北军区司令部第一处处长,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教育处处长。平津战役中,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参加同傅作义的谈判。1949年5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司令部第一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在任总参军务部部长期间,他为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文革”期间,他到铁道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做领导工作,积极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了国家机关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万里,1916年12月生,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平县工委书记,泰西地委宣传部、组织部部长。1940年后任中共鲁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冀鲁豫二、七、八地委书记。1947年后任中共冀鲁豫区委委员、秘书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委副主任、经济部部长、建设局局长。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部长。1950年6月-1954年9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1952年1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副部长。1954年-1955年4月任国务院建筑工程部副部长。1955年4月任国务院城市建设总局局长。1956年5月-1958年2月任城市建设部部长。1958年3月-1966年10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1958年8月-1966年6月任北京市副市长。1959年9月-1977年11月任北京第二至四届政协副主席。1973年5月-1975年1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1月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1977年6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1月-1979年12月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980年4月-1988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8月-1982年5月任国家农委主任,1982年9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后任中央绿化委员会主委,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组长,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主任,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主任,中国网球协会名誉主席,同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4年当选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86年当选为中华文学基金会名誉会长。1987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90年任中国绿化基金会名誉主席。1993年4月当选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95年任第三届中国绿化基金会名誉主席。还曾任中国桥牌协会名誉主席,第十一届亚运会名誉主席。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6年荣获“奥林匹克勋章”金奖。1993年6月被世界桥联和北美桥联授予主席最高荣誉奖和世界冠军金牌奖。1994年1月被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公共服务荣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7日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还曾被加拿大里加纳大学授予法学荣誉博士学位。
  段君毅,1910年3月生,河南范县人。原名段士达,曾用名董君毅、段上卿、段尚卿。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北平中国大学毕业。1932年至1935年在北平中国大学学习,其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和北平学联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1936年至1938年,任北平中国大学党支部书记,中共北平市西城区委书记,上海全国学联执行主席,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至1945年任中共山东泰西特委书记,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中共冀鲁豫区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第六纵队政治委员,水东工委书记兼指挥部政治委员。1945年至1949年任冀鲁豫行署主任,鄂豫区党委书记兼鄂豫军区政治委员。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南京接管会财委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重庆财经接管会主任。1950年6月起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1952年8月至1960年8月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0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段君毅同志受到冲击和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段君毅同志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197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1992年10月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3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郭维城,满族。1912年生,辽宁义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同年入东北军,先后任张学良机要秘书,苏鲁战区秘书主任、政务处处长。1942年在山东参与组织东北军内主张团结抗日的官兵成立新一一一师,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后任山东行政委员会委员。1945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西满护路军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铁道运输司令员、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员兼铁道兵团前进指挥所副司令员、衡阳铁路局局长。1949年指挥抢修粤汉铁路,立大功。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指挥,西南铁路建设副总指挥,中共郑州铁路局党委第一书记,铁道部副部长、部长。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5年1月1日在北京逝世。
  刘建章,1910年生,河北景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同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珲春县县委书记,景县县委书记,北平市委市民工作委员会书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南特派员,冀南武邑县县长,冀南五专署专员、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南行署副主任,冀中行署副主任,石家庄铁路局局长,华北交通部副部长,华北军运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交通部部长,天津铁路局副局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刘建章历任郑州铁路局局长,铁道部车务局(运输局)局长、工程总局局长,铁道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国家机关党委常委,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纪委常委,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顾问。中华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是党的八大、十二大代表,中纪委常委,中顾委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因病于2008年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陈璞如,1918年3月生,山东博兴人。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7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初中。 1932年至1937年,任山东省博兴县霍家村党支部委员,党组织遭破坏后到史家口当店员,后入东北军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学兵队为学兵。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至1940年任博兴县抗日志愿军小队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部巡视员,山东第一区党委巡视团主任,山东分局组织部干事。1940年至1949年任中共冀鲁豫湖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湖西地委书记,南下三大队政治委员,中共赣东北区浮梁地委书记兼景德镇市委书记、景德镇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起任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书记,贵州省财委副主任、贵州省工商厅厅长。1955年1月起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4月起任贵州省计委主任。1956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1960年4月至1965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65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兼贵州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1965年11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1966年4月起兼任贵州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党委第二书记。1967年至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2年至1977年任贵州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领导小组副组长、工交办主任。1977年2月至1982年4月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7年2月至1980年1月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1月至1982年4月任辽宁省省长。1982年4月至1985年4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8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丁关根,1929年9月生,江苏无锡人。1956年7月入党,1951年8月参加工作,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毕业,高级工程师。1946年至195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学习。1951年至1958年任交通部海运局实习生,铁道部运输局、货运局技量员、工程师。1958年至1960年任铁道部运输总局工程师。1960年至1969年在铁道部部长室任秘书。1969年至1972年下放铁道部“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至1975年在北方交通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工作。1975年至1981年任铁道部外事局工程师、副处长。1981年至1983年任铁道部计划局局长助理、教育局局长。1983年至1985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党组成员。1985年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同年在中共全国党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当选为第十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8年至1989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88年8月至1990年11月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兼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90年至1992年12月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1992年10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2年12月至2002年10月兼任中宣部部长。1997年9月当选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5年被增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是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三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森茂,1929年生,天津宁河县人。1945年8月参加工作。1945年后,任北安车站站务员,哈尔滨铁路局事务员。1947年后,在东北铁路学院运输专业学习。1948年毕业后,任齐齐哈尔铁路局办公室秘书,沈阳铁路局办公室秘书,沈阳铁路局副科长。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交通部运输处科长、副处长。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和军功章各一枚。1954年回国后,任沈阳车站副站长、站长。1960年后,历任沈阳铁路办事处总工程师、副主任。1964年后,任沈阳铁路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局长。1968年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后,任沈阳铁路局运输处副处长、处长。1977年后,任沈阳铁路局副局长、代理局长、局长、党委副书记。1982年后,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8年,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决定任命为铁道部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1992年9月因健康原因免去铁道部部长职务。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6年6月18日去世。
  韩杼滨,1932年2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参加工作。北京经济函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专文化。1946年至1950年任哈尔滨铁路局顾乡屯站站务员、哈尔滨列车段运转车长,南下干部大队队员,长沙、衡阳、桂林办事处军运股股员、负责人。1950年至1958年任柳州铁路局桂林地区团总支书记、柳州分局团委书记,柳州铁路局政治部青年工作部青年工作指导科科长、副部长,柳州铁路局团委副书记。1958年至1975年任柳州铁路局桂林地区党工委副书记、书记,柳州铁路局团委书记、局政治部办公室主任,都匀铁路分局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至1978年任柳州铁路局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等。1978年至1983年任柳州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至1990年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1990年至1992年任铁道部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92年9月至1994年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政治部主任兼纪委书记。1994年至1998年3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中纪委副书记、常委。1998年3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98年5月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傅志寰,1938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1月参加工作,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6年8月至1961年11月在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学习。1961年11月至1965年7月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技术员。1965年7月至1971年2月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究室代副主任、副主任。1971年2月至1975年11月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生产组组长、办公室副主任。1975年11月至1978年4月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代副所长。1978年4月至1984年5月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副所长(其间:1981年10月至1982年11月在联邦德国慕尼黑克劳斯一马菲公司及AEG公司进修)。1984年5月至1985年8月任铁道部科技局总工程师。1985年8月至1989年3月任铁道部科技局局长(其间:1985年9月至1986年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学习)。1989年3月至1990年12月任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1990年12月至1997年7月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7年7月至1998年3月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1998年3月至2002年9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成员。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四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刘志军,1953年1月生,湖北鄂州人。197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2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程师。1972年2月至1981年9月任武汉铁路分局武昌工务段养路工、团委干事、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分局团委书记(其间:1976年8月至1977年2月在武汉铁路局襄北“五七”干校劳动)。1981年9月至1982年9月在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基础课部干部班学习。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运输系运输管理专业学习。1984年9月至1987年4月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江岸车站站长、党委副书记,分局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党委书记。1987年4月至1988年8月任广州铁路局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8月至1991年9月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任郑州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常委。1992年8月至1993年2月任湖北省国防工办党组书记(正厅级)。1993年2月至4月参加铁道部运输改革调研工作。1993年4月任沈阳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11月任铁道部党组成员、运输总调度长(1995年9月-1996年7月在中央党校1年制中青年培训班学习)。1996年8月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7年1月-2000年4月兼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95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2年9月任铁道部党组书记、副部长。2003年3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16届、17届中央委员。

  盛光祖简历:
  男,1949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江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普通班,现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海关总监关衔。
  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南京分局、杭州分局分局长兼党委书记,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
  1994年任铁道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1996年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1999年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0年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
  2002年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
  2007年8月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
  2003年9月被授予海关副总监关衔
  2008年3月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海关总监关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
  2008年12月兼任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重点联系办公厅(口岸办)、人教司、财务司。
  2011年2月12日,任中共铁道部党组书记(接替刘志军)。[1]
  2011年2月25日,任铁道部部长(接替刘志军)。
  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代表。
第2个回答  2015-11-18
历任铁道部部长 滕代远[49.10-65.01] 吕正操[65.01-70.06] 万里[75.01-76.12] 段君毅[76.12-78.12] 郭维城[78.12-81.09] 刘建章[81.09-82.05] 陈璞如[82.05-85.06] 丁关根[85.06-88.04] 李森茂[88.04-92.09] 韩杼滨[92.09-98.03] 傅志寰[98.03-03.03] 刘志军[03.03-11.02】盛光祖【11.02至今】。
盛光祖(1949.04—)男,汉族,江苏江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普通班学历,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海关总监关衔。
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兼党组书记。
第3个回答  2008-10-26
第一任铁道部长---滕代远
第二任铁道部长---吕正操
第三任铁道部长---万里
第四任铁道部长---段君毅
第五任铁道部长---郭维城
第六任铁道部长---刘建章
第七任铁道部长---陈璞如
第八任铁道部长---丁关根
第九任铁道部长---李森茂
第十任铁道部长---韩杼滨
第十一任铁道部长---傅志寰
第十二任铁道部长---刘志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