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中为什么一根蜡烛要点亮,另一根不用

如题所述

平面镜成像

【目的和要求】

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15×4厘米)。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

【实验方法】

1.按图2.5-1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注意事项】

1.为了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座位上都能看到平板玻璃里的虚像,平板玻璃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宽度要足够大。如图2.5-2所示,在∠PS′Q范围内都能看到镜面里的虚像。它的范围与玻璃的宽度以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2.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

3.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

4.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

【参考资料】

1.视差法。视差是指在不同位置观察远近两个物体时,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图2.5-3所示,在O1点观察时,物体A在B的右方;在O2点观察时,物体A在B的左方。利用视差可以确定两个物体距观察者的远近。如果物体甲、乙距观察者的距离远近不等,观察者左右移动时,看到物体甲相对物体乙左右移动。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置重合,那么,无论观察者如何移动,看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都不变。

利用视差法可以确定像(特别是虚像)的位置,本实验就是利用视差法确定平面镜成的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方法的改进。用来成像的平板玻璃用支架夹持,放在涂成黑色的硬纸板上。在玻璃板前面放一物体或塑料片字母把形状完全相同的另一物体反过来放在玻璃板后面,由于底板是黑色的,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成像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可以找得很准确,如图2.5-4所示。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光现象”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2003-06-05 选自:《初中物理演示实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1
可以验证成像规律,证明平面镜成的是虚象.
第2个回答  2008-11-01
当点燃蜡烛的火苗与未点燃蜡烛能够组成一只完整的点燃蜡烛并完全重合时,我们就说 像与物大小完全相同

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哈哈哈
第3个回答  2008-11-01
验证这个实验,点亮一根就够了,为什么要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