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冥想、催眠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冥想是对灵性和宗教传统中修心方法(主要是训练意识和精神)的总称,用法宽泛,目前没有特别精确的定义。佛教的禅定、道教的打坐、基督教的一些特定祈祷、印度教的瑜伽静工等等都可算是冥想。最常见的冥想有三大类:
1)聚焦冥想(Focus Mediation),主要是将意识关注在某个特定事物、意象、感觉、情绪、部位等等上。
2)开放冥想(Open Awareness),主要是将意识放空,单纯觉察一切,意念不追随任何周遭或内在升起的事物。
3)慈悲冥想(Compassion Meditation),主要是心存或散发积极的意念,如祈祷、祝福等等,藏密施受法也属此列。多数传统都使用这三类中的某类方法,也可能三类都使用。

禅定是佛教用语,可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禅修技法,再一个则是指入定的状态。
在指禅修技法的时候,狭义上来说,禅定只用来指代汉传佛教中禅宗一派的冥想技法,以止(停止思绪和意象的技法)和观(觉察思绪和意象的技法)两者为主;宽泛上来说,也可以指代佛教其他宗派甚至印度教的冥想技法(因为印度教和佛教渊源深厚,修法有相通之处,不过其实印度教的修法是要更复杂些)。
至于禅定状态,语言上就不太好描述,这是神秘主义体验的共同特点,即超越语言的描述。如果一定要说,可以暂时理解为过去不追、未来不升、安住当下、了了分明的清明状态。禅定也有层次,各层次感觉可能不同。

催眠与前二者又都完全不同,因为不论冥想还是禅定,当事人都处在一种自控状态下,而催眠时,当事人是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状态下,有点类似于进入了真正的睡眠状态。催眠一般采取各种语言和肢体诱导技术,使当事人进入一种半梦半醒的恍惚状态。被轻度催眠时一般当事人有明确意识,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被催眠,只是觉得很放松;被深度催眠时当事人则完全丧失自主性,甚至会产生负性幻觉(即看不见其实存在的东西),也可能对催眠师言听计从还没有意识。不过人有不同的催眠易感性,不是所有人都能被深度催眠。精神分析中有用到催眠技法的,但其实催眠是更古老的东西,也谈不上什么特定源头。

如果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0
禅定高深修维的境界,冥想是修行的方法,催眠是外界做用进入的状态,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5-04-20
主动 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