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花生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原文: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唐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

翻译: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2、原文: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茶风无奈笔,酒秃不胜簪。唐  张祜《句》

译文:杜鹃花开了杜鹃鸟啼叫,乌臼树、花生,乌臼鸟啼叫。饮茶后兴奋但无奈没有笔,酒喝完了没有用来别住头发的饰物。

3、原文: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唐  李世民《咏烛二首》

译文:九条龙围绕烛焰而舞动,花生追逐着阳光生长。在这高殿内可以待到月亮升起。

扩展资料

古今花生的寓意

花生:俗称(长生果),因它永远保持永不腐烂的青春生命;用花生来象征长生不老。花生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是传统婚礼中必不可少的“利市果”,寓意多子多孙儿孙满堂,预示两个相爱的人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象征着爱情的完美,生活多姿多彩;

象征长寿多福,如意平安幸福!玲珑精致、妙趣横生的花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出传统生活中的雅趣,也预示着果实累累,事业成功。和其它吉祥物配在一起那意义可就吉祥多多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烛二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酒忆贺监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2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有起皆因灭,无睽不暂同。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
    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
    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春江连橘柚,晚景媚菰蒲。漠漠花生渚,亭亭云过湖。
    滩沙映村火,水雾敛樯乌。回首东门路,乡书不可无。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早年经历: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9
不知道,花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