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须坚持心里的道德底线,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说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一个很很值得学校、老师和学生自身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德育问题。

  我们知道,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坚持一贯的教育方针,坚持和贯彻这一方针,学校和老师首先就要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尤其是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常说,念好书要先做好人,学校和老师如果只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德育,学生如果只追求分数,不追求做人,即使学生念好了书,成了才,最终也只能成为废才,这些年一些高校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包括博士生跳楼自杀的案例就能很好的验证这种观点。

  再就是,学生因其年轻,一般都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学校和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必然会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丧失自己的心里道德底线,进而做出一些违规、越轨,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年高校学生中发生的一些恶性伤害事件,无不警示人们,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坚守心里道德底线,忽视不得,放松不得。

  还有就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学校和老师放松德育教育,学生忽视道德修养,一些大学生挡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有的自私自利,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有的情操低下,把自己混同于社会上的小混混;还有的把握不住自己,在五光十色的诱惑面前,分不出美丑,做出一些行为失当、社会不齿的事情,如媒体报道的女大学生甘愿当“二奶”等。这些现象虽然都是个别的,但却能折射出一些学生没有心里道德底线的事实。

  正因为如此,温总理告诫学生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只要怀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去学习、工作,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多彩的,我们的精神就会是高尚的。” 不仅为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而且也为学校和老师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温总理告诫学生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是很深刻、很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资料: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624779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1
针对的就是女大学生当小三、交论文时候贿赂导师(学术腐败)
主要就是这两方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