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的四个主要环节是什么?

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较难,所以请大家帮帮忙!

  跳远的技术由相互联系着的助蹍、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1)助跑 助蹍是为了获得最大水平速度,为强有力的踏跳作好准备。助蹍的速度对跳的远度有很大关系。助蹍的距离,要根据个人速度发挥情况来确定。速度发挥快,可以短些;相反,则可长些。对一般中学生来讲,助蹍距离以15~20米左右为宜。 助蹍用站立式起蹍的方法。助蹍一开始,后蹬就要充分有力,并逐渐加速。蹍的动作要放松自然,基本上与快速蹍的途中蹍相同。但节奏性更强,频率要快,有弹性,身体重心较高,起伏不大。蹍到最后几步,要发挥最快速度,最后一步应比例数第二步小些,以利于快速有力地踏跳。<BR> 为了使助蹍准确,提高踏跳效果,应确定助蹍的距离和步数,并在助蹍道上设置标记,以检查助蹍的步点是否准确。助蹍一般采用两个标记,第一个标记是助蹍的起点,从第一个标记到第二个标记约蹍8~10步,第二标记与踏跳板之间约蹍6~8步。全程助蹍一般采用双数步。<BR>
  (2)踏跳<BR> 踏跳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助蹍水平的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垂直速度。所以踏跳是跳远的关键。 助蹍最后一步用摆动腿支撑时,上体保持正直,踏跳腿屈膝并以大腿带动向前摆,在摆动腿刚蹬离地面时,踏跳腿积极下压大腿,并用全脚掌快速有力地踏板,髋关节前送。当身体重心刚移至踏跳腿支撑点上方的一刹那,踏跳腿应快速用力蹬直,使踏跳腿的髋、膝、踝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积极前摆,两臂配合腿的动作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动,当大臂摆到与肩平时,应突然停止。<BR>
  (3)腾空 踏跳蹬离地面后,就进入腾空阶段。腾空后,踏跳腿自然留在身体后面,摆动腿和两臂保持踏跳时的姿势,形成“腾空步”。这时上体应保持稳定,不要过分前倾和后仰。<BR> 腾空动作主要是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为合理的落地动作创造有利条件。<BR> ①蹲踞式:踏跳腾空后,在腾空步至最高点时,踏跳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提拉与摆动腿靠拢,两腿继续屈膝上提靠近胸部,上体稍前倾,两臂下摆,在空中成蹲踞姿势。将要落地时,向前伸出小腿,同时两臂继续向后摆动,准备落地。<BR> ②挺身式:踏跳腾空并保持一定的“腾空步”姿势后,摆动腿大腿积极下放并后摆,与留在身体后面的起跳腿靠近,同时两臂积极向侧后方挥摆,并由侧后方向上方振起。这时臀部前移,胸、腰也向前挺出,形成挺身姿势。然后两臂从后上方向前、向下后方摆动,同时两腿屈膝前收,接近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上体稍前倾,准备落地。<BR>
  (4)落地 正确的落地动作,不仅可以减轻身体负担,预防受伤,而且可以保持和加长跳的远度。落地前,要把两腿同时向前伸出,上体前倾。但不要过于前倾,以免使两腿过早落地而缩短跳远的距离。当脚跟触及沙面时,立即向前、向下压脚掌,屈膝缓冲,同时两臂由后向前摆动,尽快地转为全蹲姿势,使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04
助跑,踏板,腾空,落地
第2个回答  2007-01-07
助跑,踏板,起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