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楷书《上官婉儿墓志铭》

如题所述


唐朝璀璨明珠: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与艺术瑰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上官婉儿,这位陇西郡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的才女,以其卓越的文采和深沉的历史地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她出生于公元664年,是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庭芝的女儿,一位兼备诗才与政治影响力的女性。


婉儿早年因祖父上官仪的牵累,被迫入宫,但在困境中,她的智慧与才情得以展现。武则天慧眼识珠,让她担任内舍人,她的文笔流畅,政务娴熟,年仅十三岁便成为高宗的才人。武后对她信任有加,她不仅常代起草诏书,而且在圣历以后,朝廷的表奏多由她参与决断。中宗即位后,她晋升为昭容,负责制定国策,这一时期,婉儿倡导广纳昭文学士,吸引了众多当朝文臣,她的诗篇也因此风靡一时。


上官婉儿的文学成就斐然,她的诗歌绮丽动人,如《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和《彩书怨》等,成为当时文坛的瑰宝。她不仅自己创作,还为皇室成员代作诗篇,丰富了唐朝的文化生活。在政治上,婉儿与武三思的联合,让她在权力中枢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最终在唐隆政变中,她的命运与历史的洪流一同沉浮,于710年7月21日不幸遇害。


婉儿的才情和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她的诗歌中,更体现在她的《上官昭容集》。这二十卷的集子,由张说为之作序,虽今已散佚,但《全唐诗》卷五中仍保留了她32首佳作,皆是应制之作,展现了她的文采与时代风貌。她的墓志铭,青石质地,正方形,74厘米长、宽,15.5厘米厚,字迹清晰,共32行,982字,是研究她生平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见证,于2013年8月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被发现,成为历史与艺术的双重瑰宝。


上官婉儿,一个在唐朝历史和文学篇章中熠熠生辉的名字,她的故事和遗产,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唐代楷书,穿越千年,依然魅力无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