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胃癌需要了解什么?

如题所述

胃癌概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

胃癌是怎样得的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多种恶性肿瘤的1/4,它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及饮食因素

工业废气、化肥、农药、某些食品添加剂,以及霉变油炸、盐腌、熏制等食品均含有致癌物质。可以促使胃癌的发生,特别是不良饮食习惯,经常不按时用膳、受吃刺激性食物等,这些都可造成胃粘膜慢性刺激,使其功能紊乱、充血、水肿、糜烂、增加胃粘膜癌变的机会。

(2)胃部疾患及全身健康状况

大量调查表明,胃癌的发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以及肠上皮化生者密切相关。且与胃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溃疡有关。另外与胃息肉、胃部手术后、胃部细菌感染等有关。据报道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10%,胃溃疡的癌变率为1。96%,胃息肉的癌变率约为5%。还有人报道恶性贫血的患者比一般患胃癌的机会要高5倍。

(3)精神神经因素以及遗传因素

大量研究证明,受过重大创伤和生闷气者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迟缓、呆板、淡漠或急躁不安者危险性相对略低,而开郎、乐观、活泼者危险性最低。胃癌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有着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

由于胃癌在我国极为常见,危害性大,有关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胃部疾病等有关,所以了解有关胃癌的基本知识对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胃癌早期症状:

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

1、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

2、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

3、1/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

4、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早期胃癌较多见的症状是上腹不适,如轻度胃部疼痛、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如病变发生在胃窦部,可发生十二指肠功能改变,出现节律性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也易被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而延误治疗。但这些症状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复发。因此,凡是有上腹不适症状,如又伴有其他高风险因素,或在治疗后反复发作者,必须提高警惕,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食欲减退、厌食纳差、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信号。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症状,若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并可以排除肝炎时,尤应引起重视。有些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贲门部肿瘤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胃窦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

上述症状易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所以应及早就医,接受胃镜等检查,以期在早期阶段检出胃癌

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常为黑便。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即黑便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多见于息肉样和溃疡样早期胃癌,为病灶表面糜烂或癌肿侵犯毛细血管,引起长期少量出血所致,也可见于病灶较平坦的早期胃癌中各亚型。其特点是不易为药物治疗所控制。凡无胃病疾患的老年人,一旦出现黑便更应警惕胃癌的可能。如粪便呈柏油状,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特别是在一般饮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药物后也不易止住时,是很重要的早期胃癌症状之一。因此有此症状者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行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信号,而且呈进行性日益加重。有些是继发于消化不良症状,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另外,恶心、呕吐也可进一步丢失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加重消瘦乏力症状。当然进展期胃癌的后期消瘦乏力就更明显了。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病理学上绝大多数胃癌是发生在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残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基础上的,因此部分病人长期有慢性胃病史,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在此基础上,如近期内疼痛、上腹饱满等性质有所改变或程度有所加重,与饮食有关的疼痛节律变化,或服药后不能缓解,或出现消瘦乏力等,那就更要警惕胃癌的发生。

胃癌病人出现消瘦、乏力的大多为进展期胃癌,且多为已有局部或远处转移,并常有贫血。多数病因可引起病人呕吐,如常见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溃疡后瘢痕狭窄、反流性食管炎、贲门溃疡等。

贲门癌或胃癌累及幽门部常可引起呕吐,呕吐物包括腐败宿食、胃液甚至咖啡样血性液。呕吐一般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常伴有消瘦。左锁骨上出现如黄豆或花生样肿大的淋巴结,无痛,质硬且固定,这是较特异的胃癌征象,大多为已有腹腔及其他脏器转移的进展期胃癌的体征。一旦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立即做淋巴结活检或细胞学穿刺;胃镜检查并对胃癌病灶多块多方向钳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辅以胃钡餐X线摄片,可立刻明确诊断。

患胃病的50岁以上男性,如近期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但又时好时坏,应提高警惕,及早进行相关专项检查。目前,常用的检查有纤维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透视。胃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颜色和病变情况,还可以通过胃镜钳取出可疑细胞组织进行病理检查。X线钡餐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没有任何禁忌症和副作用。此外,胃液检查以及大便潜血试验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胃癌的年轻化趋势

早期胃癌的信号有上腹不适、胃部闷胀疼痛、食欲减退、反酸、消瘦、黑便等。但青年人胃癌却容易误诊,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误诊为溃疡病,其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误诊为幽门不全梗阻,甚至误诊为阑尾炎,或因肌肉酸痛而误诊为风湿性肌炎等,确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时机。误诊的原因,一方面因为青年人胃癌常以上腹痛和消化道出血为多,故易误诊为溃疡病;加上医务人员缺乏经验,对青年人胃癌警惕性不高,对病人出现的一些消化系统症状常常以胃炎、溃疡等常见病来解释,忽视了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再一方面青年人胃癌早期症状常常比较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一般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致使未能及早诊断,或即使发现了一些有关症状也未进一步详细检查而漏诊。青年人胃癌以胃窦部及胃体部肿瘤多见,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低分化、未分化及粘液腺癌占多数,因此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病程短,预后差。可见,对青年人胃癌要提高警惕、及早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防止青年人胃癌误诊,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好手段。对反复上腹闷胀疼痛、黑便、贫血、消瘦,经常规抗炎抗溃疡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年轻人,要及早采用胃镜检查。病人不可讳疾忌医,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做好检查。对于疑似病人或一次检查未能确诊者,应追踪观察和定期复查,以利于及早发现可能的癌变。同时,青年人千万不能自以为年轻、身体好就不注意保健,任意挥霍健康,酗酒嗜烟,饮食无度,生活无规律等。一旦发生病变,悔之晚矣

发现早期胃癌的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胃癌标志物:胃癌细胞产生的多种物质能在胃液、血液及其他组织中被检测到,可作为胃癌的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筛选普查,如各种酶和来源于胚胎的标志物。

癌基因:一般认为p2lras高表达与肠型胃癌有关,但在发育不良、肠化生、肿瘤附近正常黏膜中均有高表达,所以认为该基因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较早阶段起作用。APC基因的缺失突变也多见于胃癌早期,且多发生于未分化型胃癌。此外,p53基因、CD44v6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并在胃黏膜高度发育不良、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标本中的表达依次增高。胃癌的演进是多种基因改变的结果,以上这些胃癌相关癌基因对早期胃癌的基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特异性尚待提高。

胃癌单克隆抗体:应用单克隆抗体诊断早期胃癌是当前胃癌研究中的一大课题。例如应用单克隆抗体MG7对1090例患者检测,阳性率为41、8%。

胃癌潜血珠法:全国23万余人普查表明,胃液潜血阳性率为12%,581例确诊为食管癌和胃癌,其中70%患者的病理学检查为早中期癌。本法特异性不高,但方法简便,受检者可多次重复或作连续动态观察,在大规模人群普查中有较大使用价值。

胃癌概率计算机模型筛选:普查时,根据当地胃癌的各危险因素,选出有意义的因子,建立概率数学模型,将每位受检者的资料输入计算机,经回归分析,阳性者为高危人群。此法若结合胃癌标志物法,可提高检出率。

(2)放射学检查

虽然病变绝大多数能被发现,但恶性漏诊率仍然较高。胃部影像学检查包括双对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等多种检查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双对比像与黏膜像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压迫像对胃下部前壁病变的显示尤其重要,4种检查方法可相互补充证实,提高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随着双相螺旋CT和CT模拟胃镜的临床应用,使得影像学方法检测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得以大大提高。根据目前统计,CT模拟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阳性符合率可达到70%以上,最小可显示黏膜病灶的直径达到1cm左右。但尚存在诊断费用高的问题,不适用于普查。

内镜检查法

早期胃癌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所以对40岁以上,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癌前期病变患者,应常规作胃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比较,内镜具有显着优势。它可以直接观察病变形态,视野阔,分辨力强,活检准确率高。

(3)超声内镜检查

增加了内镜的诊断范围,同时缩短了超声探头与靶器官的距离,使超声分辨率更高。超声胃镜检查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达90%,判断癌种类型以及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可达70——80%。超声内镜还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总之,胃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基础,也是减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一环。在诊断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的今天,是完全有希望做好早期胃癌的临床筛选工作的。

胃癌一定要做手术吗?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医生常常要根据胃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作出决定。目前对于早期胃癌病人应做根治性切除手术,这是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惟一治疗手段,在这点上一直不存在任何异议。I期胃癌的手术治愈率约在90%左右,II期胃癌也可以达到70%左右。对于较晚期的胃癌是否行手术治疗,患者和家属常常存在着较多的顾虑,主要是害怕手术会引起癌肿的扩散,反而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确切地讲,这种顾虑是毫无必要的。即使是晚期胃癌,尽管已不能做根治性手术,但是只要将主要的癌肿切除掉,由于消除了癌肿可能引起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减少了癌肿所产生的毒素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常能起到减轻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尤其是将主要的癌肿切除后,可以为手术后的中西药物治疗奠定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所以,胃癌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是第一位的。只要胃癌病人全身情况允许,而且没有广泛的远处转移,都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将癌肿切除。

当然,我们强调手术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否认其他的治疗方法。恰恰相反,为了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联合其他一些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是手术前、中、后配合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目的在于:

①使病灶局限,为手术创造条件,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②减少手术中癌细胞的播散和种植;

③作为根治切除后的巩固治疗,消灭可能存在的残留病灶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④作为非根治手术后的姑息性治疗,以控制病灶,延长生存

胃癌的手术方法

一、手术治疗

为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也是唯一可能治愈进展期胃癌的手段。因此对胃癌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可无明确的远处转移时均应施行剖腹手术。

主要包括:

1、根治性切除术:

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

2、姑息性切除:

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

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阴的病人。

二、内窥镜下治疗

由于内窥镜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早期胃癌的认识日益深化,发现病变小于2厘米,浸润仅及粘膜的早期胃癌显着增加,使某些类型的早期胃癌在内窥镜下进行治疗成为可能,目前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对某些隆起性病变作息肉切除术,另一种方法用激光治疗

三、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措施。但传统的开腹手术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疼痛明显、并发症较多等不足,所以胃癌的微创手术一直是胃肠外科医师不懈的追求。虽然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等已广泛开展,但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因其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一直还是一道难题。我院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规范。

这套规范在保证根治范围、减少创伤的同时,使胃癌患者的腹腔镜治疗总费用与开腹治疗总费用基本持平,使这一先进技术能造福于广大胃癌患者。

这种技术通过在腹壁开5个0、5——10厘米钥匙孔样小洞,插入直径1厘米的腹腔镜,将腹腔内脏器的图像清晰地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医生一边看电视屏幕,一边通过腹壁小洞插入微小器械操作,完成传统手术需要20厘米以上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而且由于腹腔镜的视频放大作用,可以对胃淋巴结的清扫更加彻底,所切除的组织最后通过一个3——6厘米的小切口取出。

经过仔细的临床对比,此手术具有创伤小、胃肠道干扰小、出血少(基本上不需要输血)、手术后疼痛轻、术后病人恢复快、切口瘢痕小、术后并发症显着减少等优点。另外,腹腔镜手术可以避免对晚期胃癌患者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剖腹探查。

胃癌的预后

未经治疗的患者,自出现症状后的平均生存期约一年左右。

根治手术后的5年存活率取决于胃壁受侵深度、淋巴结受累范围和肿瘤生长方式。早期胃癌预后佳,如只侵及粘膜层,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70%。肿瘤属肠型而以肿块形式出现者,切除率高,较浸润型早期出现转移者的预后为优。皮革胃预后很差。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存活率仍可达60——70%;如已深达肌层或浆膜层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则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20%左右。

胃癌的预防

由于胃癌发病因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目前认为可采用以下措施:

1、改变食物贮藏方法,少进腌、熏食品、防止高盐饮食,戒烟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肉类乳品。

2、积极治疗与胃癌发病有关的疾病,尤对高危人群需定期随访。

3、高发区建立防治网以利早期发现及时防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