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急指的是:内急、性急、心急。
“内急”指的是上厕所,“性急”指的是洞房花烛夜着急,“心急”指的是老婆生孩子在外面等着急。这“三急”也是不由人控制的,就算性子再慢的人到时候也会很着急。
还有另外两个说法:
1、一种说法是指“尿急”、“便急”、“屁急”。
2、还有一种说法是“人有三疾”,即狂妄、骄傲、愚昧,这种说法出自《论语阳货》。
/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7bdc41db6a380cd791238d3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7bdc41db6a380cd791238d3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7bdc41db6a380cd791238d3a"/>
扩展资料
人有三急的反义词是:雷打不动。
1、拼音:léidǎbùdòng。
2、释义: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出自《平凡的世界》。
3、近义词:坚如磐石、坚韧不拔;反义词:含冤负屈。
4、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9%9B%B7%E6%89%93%E4%B8%8D%E5%8A%A8/475285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雷打不动">百度百科-雷打不动。
古代的“三急”通常指古代中国对于紧急情况的三种应急措施,分别是“急行”、“急战”和“急事”。
急行:指的是急速行军,迅速调动军队应对紧急情况。在古代战争中,迅速响应和调动军队对于处理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急战:指的是在面临危急情况时,迅速展开战斗行动。在古代战争中,敌情紧急时,迅速发动战斗可能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急事:指的是急务处理,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面临的紧急问题,需要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解决。
这三急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对于行军、战斗、处理政务等方面的迅速反应和果断行动的需要,在古代战争和政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日常生活语境中,“三急”有时也用来指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三个急需处理的生理需要,即尿急(小便)、便急(大便)和屁急,有时这三急是憋不住的。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内急”、“性急”和“心急”,其中“内急”指的是上厕所急,“性急”指的是结婚入洞房急,“心急”指的是老婆在里面生孩子,丈夫在外面等着急。
请注意,这些关于“三急”的说法都是俗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其具体含义可能因语境和地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