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怎么读

如题所述

徐铉读作xú xuàn。

一、徐铉简介

徐铉中国五代至北宋初文字学家、文学家。先世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父亲徐延休,官江都少尹,遂迁居广陵。 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

徐铉与弟徐锴自幼苦学,未弱冠,即以文名称于时,号称“二徐”“大小徐”。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时称“韩徐”。

二、文学作品特点

其诗淡雅闲远,真率自然,不用险韵,不用奇字,平易浅切,类白居易。其文承晚唐骈俪之风,所存文多为骈文,甚至连墓志铭也用四六之体。徐铉精于文字学,善写李斯小篆。

徐铉在文学上的成就。

1、古文

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正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于正文后。经他们校订增补的世称“大徐本”。

2、书法

徐铉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也较出色。徐铉的行书也颇为人称道,代表作《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结构平稳,但又不掉趣味,书风含蓄天然,开宋人尚意书风的先河。

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泰峄山刻石》载:“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

3、诗作

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其《贬官泰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寄高邮陈郎中》等诗,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语流,无生涩雕琢之病。

徐铉曾说,“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郡斋读书志》),所以他的诗流畅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时出隽句,如:“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足见其思致闲远,意味深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