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皇帝”,“辽西巨匪”,杜立三是怎么被张作霖一锅端的呢?

如题所述

清末民国初年,东北地区秩序混乱,各地纷纷出现自立山头马匪,纵观近代中国,马匪最为盛行的当属东北。前有张作霖,后有座山雕,但东北的马匪绝非仅此二人。其中,与张作霖处于同一时代的杜立三便是一大悍匪。

杜立三形象取其意

比起张作霖,杜立三的匪名似乎小了许多,但论专业,杜立三却甩张作霖几条街。事实上,张作霖并未真正的做过马匪,而杜立三却是地地道道的马匪出身。

杜立三善于骑马使用双枪,骑术精湛,枪法了得,自诩为“马上皇帝”,在他鼎盛时期占据今辽宁台安县黄沙坨镇和辽中县朱家房镇一带,收取租税,自治一方,被清政府称之为“辽西巨匪”。

1907年6月6日,悍匪杜立三被张作霖击毙。那么,这个让清政府头疼不已的悍匪究竟是如何被张作霖击毙的呢?

一、双面悍匪杜立三

杜立三的凶名远播,势力庞大,并非轻而易举可以解决的。然而,人是复杂的动物,单单以凶悍形容杜立三是不准确的。

杜立三的父亲便是一名马匪,16岁那年,族叔将杜立三的父亲告发,致使父亲惨死。后来,他这位族叔还要将杜立三的母亲卖给人贩子,杜立三忍无可忍,对这位族叔痛下杀手,这也成就了杜立三的凶悍之名。

此后,杜立三越做越大。当时,沙俄势力涉足辽西,杜立三便带人打沙俄,几次对沙俄造成重创,使得杜立三之名成为沙俄的一个梦魇。

土匪形象

杜立三为人贪婪,在他所辖地区,百姓每十亩地征收两块银元,比清政府税还重,百姓怨声载道。同时,他又派人治理河道,留下了“好汉”名声。

对于杜立三的评价从来都是两面的,一面是恶魔,一面是英雄。野史君认为,杜立三既不是恶魔,也绝非英雄。人是复杂的动物,单纯的善恶绝不能全面评价一个人,尤其是杜立三这种人。

他自身有本领,心思细腻,绝非一般土匪能比,同时,他有自己的队伍和地盘,想要感动绝非易事,正是如此,他也成为清政府心头之患。

二、强中更有强中手

既然清政府不是杜立三的对手,那么便有人推荐了刚被招安的张作霖,以匪治匪。

1907年,徐世昌被任命为东北三省总督。新官上任,势必要做出点成绩来,他自然就瞄上了杜立三。任务下达到张作霖头上,他知道杜立三是一块硬骨头,不过,张作霖是一个有野心,求上进的人,他想要讨好徐世昌便接下了任务。

徐世昌

张作霖能从东北复杂局势中脱颖而出,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他与杜立三是拜过把子的江湖兄弟,深知杜立三的强悍,以他手中的兵力,若要硬拼怕是九死一生。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绝不是张作霖的行事风格。为了最小代价抓住杜立三,张作霖决定采取诱降。

张作霖先以把兄弟的交情派人问候杜立三,并告诉杜三哥,天降喜讯,杜三哥你要升官了。清庭赏识杜三哥的才能,决定招安你。现在赶快来我的地盘,朝中的大官正急着接见你,对你进行正式任命。机不可失,速来,速来!

张作霖旧照

张作霖此计不可谓不妙,对于一个马匪而言,有什么比封官许愿诱惑更大呢?可是,杜立三不上当。他知道张作霖的狡猾,与母亲商议后,认为风险太大拒绝前往。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张作霖又找到了杜立三的族叔杜泮林。杜泮林是杜立三的族叔,在当地很有威望,很受杜立三敬重。此外,张作霖也拜杜泮林做了义父。有了这层关系,张作霖先诓骗杜泮林,让他相信朝廷要招安杜立三,并让他写信劝说杜立三。

张作霖

杜泮林果然上当,他写信给杜立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游侠非终身之事,梁山岂久居之区;一经招安,不仅出人头地,亦且耀祖荣家”。

杜立三见族叔来信,疑心顿减,与母亲商量后,决定前往接受招安。1907年6月6日这一天,杜立三只带了13人来见张作霖。结果,张作霖当场翻脸,将杜立三擒拿。

当天,张作霖便枪决了杜立三,随后出兵,平定了杜立三的老巢。称霸一方的悍匪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张作霖击毙,杜立三死时年仅28岁。

有人说,张作霖出卖兄弟求富贵,张作霖求富贵不假,但说他出卖兄弟却有些冤枉。张作霖与杜立三之间只不过是江湖兄弟,权宜之计,并非有什么过命交情,甚至也非志同道合。

以张作霖的志向,两人最终决裂也是势在必行的。在此,野史君倒认为,不必过于纠结两人的“兄弟”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