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如今提起中秋节,大家就会想到月饼,“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除了月饼,大家还了解哪些中秋传统习俗呢?

1、祭月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少数民族祭月的活动内容除了与汉族的中秋节相似外,还有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壮族的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节”。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

2、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秋季进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而当时上层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崇拜,就渐渐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3、饮桂花酒

入秋后,桂花盛开,在中秋来临之际开始掉落。人们会将桂花拾起,酿造成桂花酒。由桂花酿造而成的桂花酒,味道醇香,酸甜可口。喝过之后,余香会存留很久。吃过月饼,喝一些桂花酒起到解腻的作用,而且,桂花酒对睡眠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中秋喝桂花酒,其实是有寓意的。桂花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桂”与“贵”同音,是一种富裕的象征。因此,桂花酒很受人们的欢迎。

4、吃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

5、树中秋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以上这是我所知道的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了,小伙伴们你们还了解哪些习俗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7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作为中国的民俗节日之一,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文化特色,除过赏月、吃月饼以外,还有很多传统习俗:


1、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2、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3、拜月

中秋节拜月寓意着团聚、康乐、幸福。拜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源自我国一些地方的古人对“月神”的崇拜活动,祭月是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形式。

4、烧塔

中秋节烧塔,通过烧塔表达收获的喜悦,祝福生活像圣塔火焰一样红红火火”的含义。据传烧塔起源于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也有说烧塔之俗,源自元末刘伯温于月饼里藏字条,约以八月十五举火为号,实行武装起义,至今民间流传的“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的故事,即由此而来。

5、喝桂花酒

中秋节喝桂花酒有家庭甜蜜,富贵吉祥的寓意。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自然也倍受人们喜欢。桂花酒的历史好比中秋节一样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据清代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桂花酒是选用秋天盛开的金桂作为原料,将金桂与优质米酒陈酿而成。具有色泽好、香味浓、甜酸适口的特点,而且它是宴会的不可缺少的美酒,也是自享和送给朋友的好东西。

6、游火龙

游火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千百年来,龙在炎黄子孙心目中有着至高的尊贵地位。在宁都洛口乡南岭村每年中秋节夜晚有“游火龙”的习俗。用长约3丈的巨长毛竹,从竹尾往下扎着层层竹片,竹片上扎着火把,火把是事先用植物油浸泡过,燃点后形似火龙,故又称“竹篙火龙”。当地人把传统的中秋节改称“火龙节”。形式独特,热闹异常,远近亲朋都邀请观赏。


中秋节的节俗不仅让我们在自然之中、月光之下,获得审美享受,而且它还不断地在陶冶着、提升着我们的审美趣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01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包括以下内容:
1. 赏月: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就是赏月,人们会在夜晚欣赏明亮的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是吃月饼,这是一种特殊的食品,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月饼的馅料和包装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代表着中秋节的特殊意义。
3. 点灯笼:中秋节还有一个传统活动就是点灯笼,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是一种祝福和祈祷的方式。传统的灯笼是用竹子和红纸制作的,现在也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灯笼。
4. 赏桂花:中秋节是赏桂花的好时节,桂花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和好运的花卉,人们会在这个节日期间欣赏桂花,并制作桂花酒来庆祝。
5. 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在节日期间猜灯谜,这是一种娱乐和学习的活动。
6. 祭月:在古代,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祭月,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祈求。现在,虽然祭月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习俗,但在一些地方仍然会有一些祭月的活动。
总的来说,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多种多样,这些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第3个回答  2021-01-18
中秋节的传统月饼是吃月饼 ,一般公司里会发月饼 还有苹果礼盒 ,不过中秋节讲究的是团圆 ,所以大多数员工放假了 都是回家与父母家人团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