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评价写诗歌如带着两个缭铐是什么?是哪两个缭铐?

如题所述

闻一多评价写诗歌(指新格律诗)如带着的两个镣铐是:格律中的节奏和声律。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也许(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蔽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
【作者作品及背景】
作者作品: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1946年7月15日,在西南联大为悼念被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闻一多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在昆明西仓坡宿舍门口被反动派的特务枪杀。
背景: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得知其妻子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匆匆返回家乡。立瑛病情严重,不幸夭亡。闻一多含悲写下这首诗。
【课文赏析】
一落笔,诗人即用“也许”,虚化爱女夭亡的事实。本着对女儿平日活泼娇憨情态的清晰记忆,诗人不忍接受女儿亡故的冰冷现实,他但愿爱女一如平日,只是娇哭既倦,香甜酣眠;本着对女儿的悉心呵护,诗人不许鹰啼蛙鸣、蝙蝠乱飞,以免搅扰女儿酣眠。但臆想毕竟抹不掉事实,鹰啼蛙鸣、蝙蝠翻飞这些景象,还是把事实的`冰冷浇入了诗人的心。在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诗人强忍悲哀,张开温暖的臂膀,像以往呵护女儿的生一样,呵护着女儿的死,保其天真,护其安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6
闻一多评价写诗歌(指新格律诗)如带着的两个镣铐是:格律中的节奏和声律。
诗的节奏,具体指节的匀称。闻一多认为,“没有音尺, 也就崩溃了句的均齐。”也正因为如此, 他又放宽了“建筑的美”的标准, 并不是紧握着“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标准不放, 而是也认为“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句子似应稍整齐点,但不必呆板的限定字数,他主张新诗的章节结构等“可根据内容的精神”,“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闻一多写的诗有整齐的八句连在一起的;有四句一节,节与节相对的……形式变化多端。

诗的声律,旧格律诗讲究平仄和押韵,闻一多倡导的新格律诗虽然也讲究平仄和押韵,但比旧律诗要自由得多,充实得多。相对于旧律诗的平仄和押韵,闻一多提出的音尺论则具有进步性,诗的每行在音尺总数相等的情况下,位置可以根据内容灵活变动。这也就使新格律诗与旧格律诗在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
格律作为诗的“镣铐”,它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一首诗作的好不好,格律是不负丝毫责任的,主要在于作诗的人怎么去用。正如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说:“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觉得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在限制中才能显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