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学习就犯困,应该要如何改掉他的这个坏毛病?

如题所述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环境,有的人自甘堕落,有的人却越挫越勇?

为什么同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的会自觉地完成作业,有的要大人盯着才会做?

普通人和优秀的人到底差在哪里?

如果说能力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重要因素,那么决定能力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或许你会发现,在看似两个起点一样的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千差万别的轨迹。

或许你会说这是个人能力导致的。

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想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们之间不同的能力呢?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一些自身不足以及对待他人的评价时做出的不同表现,是什么原因在驱动着他们做出的这些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我想,归根结底就是"内驱力"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内驱力"呢?它在孩子的成长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



孩子学习犯困是因缺乏"内驱力"

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对于"内驱力"做出了解释:

内驱力就是个体在环境中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我们积极按时的生物信号。其实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力量,源于最原始的,积累了整个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那么我们回到为什么孩子一学习就犯困这个问题,这时候不言而喻就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了。因为孩子缺少"内驱力",使他不能够自觉的去学习,没有毅力。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旦孩子形成这种自觉,树立了自己的目标就会自觉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从而最终实现目标。

所以,每个渴望孩子成长的家长,一定要鼓励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独立,树立目标,并且自觉地完成自己定的目标。让他不会因为缺乏"内驱力"导致生活中出现各种挫折与失败。



那么从小缺乏"内驱力"的孩子对他日后的人生会有什么影响呢?
    行为上的不自觉

如果你的孩子从小缺乏"内驱力",他会对很多事情不上心,没有自己的决心要去完成某件事。可能会出现拖拉,要别人督促等不良行为。在我们小朋友学习的过程中呢,总会有不自觉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现很多父母想着种种方法来"对付"孩子。

比如会设定各种规则,给予花样百出的奖励,同时也随时也准备着反脸的惩罚。这种做法,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用过。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只能取得一些短期的效果,但家长的种种花样发明往往会遭到学生的抵抗,从而陷入疲于应付而收效终微的怪圈。

    性格的缺失

为什么像三毛这些作家能够非常的自律,长时间的写作不会产生厌烦,坚持写作十年如一日;在看目前的自律女王女明星韩雪,每天不管工作还是休息时间,都坚持早起听电台做运动。这些人天生都是自律自觉的人吗?

不是的,他们也是从小的培养,接受的教育,拥有非常强大的"内驱力"。再看在职场失败的一些人,不会和别人相处、工作不积极、面对困难与压力时只有抱怨和轻易的放弃,甚至怨人忧天的。

这些性格的形成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内驱力"控制自己,"内驱力"的缺失导致他们的生活一直很糟糕。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让他更加健康成长并且变得更优秀。



激发孩子内驱力,要注重这3"感"
    第一:让孩子有“胜任感”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当孩子自己动手完成某一件事的时候,他会非常有自豪感。所以,在一些孩子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上父母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扫扫地,和孩子去买东西时让他帮忙提一下东西。让孩子参与进来,然后孩子帮忙做了一些事情后你可以夸奖他,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尝试一些事情,他之前没有试过不敢做的事情,当他成功尝试某种东西后他就会有胜任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让我们去引导孩子,而不是任其流放式自然成长,有的父母在平时日常中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平常在我和我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会让他帮忙做一些事情,比如上面提到的帮我提东西。我会跟他说:儿子,你看妈妈拿着这么多东西,妈妈觉得好累,你可以帮妈妈提一点吗?儿子会说:妈妈,我帮你提吧。我这时候总会说上夸奖:谢谢儿子,你帮妈妈提了之后妈妈现在走路都轻松了呢。

这就是平常需要注意的点,想办法让孩子做一些事情,然后适度的针对夸奖,让他有胜任感。



    第二: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

归属感,是我们孩童时候就已经形成的。归属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归属感,她是不快乐的。

对于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关心的他的学习,更要关注他的身心发展。让孩子有归属感就是要了解他的想法,在他需要的时候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家人对他的爱,行动和语言都要有。

有的父母的爱从不说出口,这也是不好的。就像我小的时候不懂,我父母从来不说我爱你这些话。有时候就觉得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当然这是小时候的,心智还不成熟,看不懂父母充满爱的行动。以为他们不说就是不爱,长大才知道。我们的父母不管在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要让孩子觉得有归属感。



    第三:自主感:让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

是不是我们在孩子的一些生活方面,有的妈妈上演的是"包办"模式。有时候的一些活动从不问孩子的意见,直接一手包办好。还有对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我的一个邻居,是一个有八岁孩子的家庭。有一次我去他家拜访,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妈妈叫女儿去学习。女儿那时候正在看着动漫,就说:妈妈,我想看了这个动漫再去学习。邻居说:不行,赶紧去学习。女儿不情愿的嘟着小嘴进房间了。

那么这时候是不是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确定她看了这个动漫就接着认真学习吗。尊重孩子的一些决定,可以让他自己决定一些事情。比如周末的放假可以问孩子想去做点什么,不要就一个自己的想法这周我们要去做什么什么。

可以通过这些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自尊,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鼓励他、激励他。让他充满热情,不仅是学习做作业这一小方面,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充满信心。

所以,不要让孩子从小缺乏"内驱力",让孩子成长的越来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首先就是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一学习就犯困,肯定是特别讨厌学习的,再就是这个学习的问题,没有引起他的兴趣点,我们要适当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看到书本中的快乐。
第2个回答  2021-01-20
可以让孩子早睡早起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状态,然后每天在他精神好的状态下让他学习,而且一定要陪伴孩子,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感到枯燥无聊。
第3个回答  2021-01-20
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父母在一旁监督陪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