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草船借箭剧本台词

如题所述

剧本1

时间:东汉末年

地点:赤壁

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

(东汉末年,刘备打输了仗,就派诸葛亮到吴国帮助孙权。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我该怎么降罪诸葛亮呢?有啦(双手一拍)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诸葛亮来到周瑜帐中。)

诸葛亮:(双手作揖)不知都督找我商议何事?

周瑜: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双手请诸葛亮入座)

诸葛亮:先生怎会不知?

周瑜:(心中一惊,尬笑着)先生请说。

诸葛亮:(摇摇扇子)用弓箭最好。

周瑜:(暗自一喜)对,先生跟我想得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还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面怀笑意)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笑笑,不怀好意)

诸葛亮:(胸有成竹)只要三天。

周瑜:(一脸严肃)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信心十足)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十分高兴)子敬,备纸砚!

(旁白)鲁肃端着笔墨进来,请诸葛亮写下军立状,周瑜收好,并上酒菜。

诸葛亮:(端起杯子一饮而尽)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开始,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诸葛亮摇着扇子离开了。)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课本剧剧本台词(二)

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道具:草船、箭、酒杯

序幕:一段优美的笛声拉开序幕。

旁白:三国时期,周瑜嫉妒诸葛亮神机妙算,德才兼备,准备借和他商讨军事之名,让他赶造十万支箭为难他。

(周瑜与诸葛亮坐在桌前,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话。)

周瑜(举着酒杯,眉头紧皱):早有闻先生聪明过人,不知可否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送到我军中?现在军中缺箭,与曹军水战不能不用弓箭啊!

诸葛亮(神色自若):十天太长了,不如三天吧!

周瑜(半信半疑):先生所言当真?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如果没有完成可是要受处罚的。

诸葛亮(神情十分严肃):自然,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周瑜(表面端庄,心中暗喜):好,那我敬先生一杯。

(酒席结束了,诸葛亮并没有像周瑜所想的那样慌张,而是冷静地盘算着最近的天气状况,该找谁来帮衬帮衬呢?)

旁白:诸葛亮找来鲁肃,让他找来二十条船,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的两边。

鲁肃(疑惑):敢问先生为何要这么做,还有什么需要我帮衬的?

诸葛亮(淡淡地笑了笑):过几天你就知道了,到时候帮我把箭收起来便好。

旁白:前两天诸葛亮都无动静,第三天四更时,天气正如诸葛亮推测的那样雾蒙蒙的。诸葛亮下令将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擂鼓呐喊,直逼曹军水寨。曹操身边的侍卫看到了立刻禀报,于是曹操下令让侍卫们向船射箭,以免有什么危险陷阱。顿时,江上万箭齐发如下雨一般,直插草船。

诸葛亮(作揖笑了笑):谢谢曹将军的箭,这下任务可完成了!

周瑜(得知结果一脸苦笑):唉,先生足智多谋!我不如你啊!

[全剧终]

草船借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4


                                   

时间:三国时代
地点:东吴都督周瑜军帐、草船上
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
第一幕
[幕启。东吴大都督周瑜军帐中,周瑜坐主帅位,诸葛亮、鲁肃一旁坐陪议事。]
周瑜 诸葛军师,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你看水上交战,用什么武器最好?
诸葛亮(不假思索)弓箭最好!
周瑜 对!先生跟我想到一起来了。可是,现在军中缺箭,我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要用?
周瑜 十天可以造得好吗?
诸葛亮 既然要交战,十天才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 那么先生预计要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只要三天。
周瑜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写军令状,交付。)
周瑜 摆上酒来,我要同诸葛军师、鲁大夫痛饮一番!哈哈哈哈……
诸葛亮 大都督,到第三天,请派五百军士到江边搬箭。亮告辞。
(诸葛亮下,鲁肃略送急回。)
鲁肃 都督,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出来呢?诸葛亮不是在说假话吧?
周瑜 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又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还有什么话说。你去探听探听,来回报我。
(周、鲁同下。鲁肃、诸葛亮从不同方向复登场。)
诸葛亮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你可要帮我的忙喽!
鲁肃 (不解地)都是先生自己惹的,我怎么帮得了你呢?
诸葛亮 其实,我也不要你帮什么大忙,只不过向你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二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人,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请你不要让都督知道就是了。
鲁肃 这一切,按先生吩咐的照办,保证不让都督知道。
(诸葛亮、鲁肃下。)
——幕落
第二幕
(画外音:第三天。天未亮,江上大雾弥漫,对面什么也看不清。)
诸葛亮 鲁大夫,请您和我一起到船上去取箭。
鲁肃 (不解地)到哪儿去取箭?!
诸葛亮 不用问了,去了就知道了。
(诸葛亮、鲁肃做上船状。)
(画外音:船上军士把船用铁索连接起来,向江北曹营开去,擂起战鼓,发出进攻呐喊……把船头向西,一字儿摆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