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翻译

如题所述

翻译: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都不肯干。


出处:该句出自先秦《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原文(部分)

孟子日:“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一切为自己,如果拔下- -根汗毛能够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做。墨子主张兼爱,就是磨光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就去做。子莫主张中道而行。主张中道便差不多了。但是坚持中道缺乏变通,就是执着于一点。厌恶执着于一点的人,是因为它损害大道,抓住一点就不管其他了。

注释:

1、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其学说重在爱己,不为外物所累。

2、子莫:人名。

赏析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直到清末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 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 (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2

意思:古人拔下自己的一根毫毛来有利于天下他也不给,而让普天下来奉养他一人他也不同意。

更深层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只要尽力做好自己,既不做有利于天下的事,也不做有害干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会变得很好。国家不应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而损害个人的利益,也不应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损害少数人的利益。每个人都要维护好个人的利益,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好。

这是早期道家代表人物杨朱的观点。

扩展资料:

原句: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译文:

杨朱说:“伯成子高不肯拔一毛而有利于他人,因此舍弃王位,隐居耕田。大禹不愿为自身谋利,因此劳累过度,半身不遂。古人拔下自己的一根毫毛来有利于天下他也不给,而让普天下来奉养他一人他也不同意。人人都不拔下一根毫毛,人人都不有利于天下,那么天下就治理好了。”

杨朱认为,要是一个人遗世独立不与这个世界发生任何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由的生命,我不取身体的一毛有利于天下,我也不拿天下一丝一毫,人就像蚕蛹一样,把自己包起来,和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也就是说,如果每一个人不去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也不会出现争权夺利而导致的自我牺牲,人人对自己负责,严守自己权利的边界不越线,世界就和谐太平。

爱有时候是残酷的,奉献和索取也是残酷的,用他的同道庄子的话说,就是与其相濡以沫,还不如大家谁都不认识而相忘于江湖。在杨朱看来,只有自身肉体和生命的健全、灵魂的圆满才是真正的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14
"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的翻译可以是:"To pluck a single hair can benefit the world, yet I choose not to."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谦虚和无私的态度。它表达了一个人不愿意以微小的贡献或成就来谋取私利,而是追求更高尚的目标或行为。这句话意味着,尽管一个人的力量或影响力可能微不足道,但他选择不以此谋取个人利益,而是追求更大的价值或利益,或者更重视整体的利益。
第3个回答  2022-12-23
意思是: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这句话是杨朱说的,杨朱认为,我这一毛由我做主,拔不拔是我的事,要我愿意。老实说,不要说拔一毛,为天下抛头颅洒热血都可以。但是,这得我愿意,你不能以利天下为理由拔我这一毛。
这句话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原文是: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第4个回答  2023-11-23
害己失一粟而好众 不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