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摄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关于摄影,有两句话可以很好形容

第一句: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二句:摄影,一门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

而对于写作,我认为也是如此。

对于摄影,通常得到的答案是,“随手记录自己的精彩生活”。

因此,其一,摄影源于生活,是将我们看到的场景,真实地还原出来。

在你的朋友圈,也会有几个大师存在,每每看到他们的照片,总是会忍不住去点赞。“拍的真美”“果然专业”。似乎只研究到了这一层——美和专业。

他们的专业在于,不仅仅是记录。

其二,好的作品,总是对看见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创作出高于我们所见、具有高度艺术化的作品。如同我们在摄影展看到的那样。

写作也是如此,我们写日记,写每日复盘,写读书笔记,也都是记录我们的生活,记录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再者,对于好的作品,将感情进行深化,深入创作这背后的道理和哲思。

因此,摄影与写作,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

看一张照片,

人人都喜欢喜欢美,因此第一眼,“好看”“不好看”是我们的标准。一旦一张照片不好看了,我们也就不会再看下去。首先,好的照片,需要畅心悦目的,具有形式的美感。

对于普通的作品,了解形式美以后,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内容可看的了,不耐看;但好的作品,仍然会从中发现丰富的内涵,从中看出故事,看出照片的表达,值得回味再三,非常耐看。

对于一篇文章。

也是如此,首先第一眼,需要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行文流畅,逻辑感强,阅读感良好,不磕磕绊绊。如此读者才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其次,如果一个作品,能够读者会心一笑,又有所沉思。那么说明读者必定有说收获,有知识上的收获,在情感上有共鸣。也不枉费读者牺牲了人生中的一段宝贵时间。读者仍然想要看重复看,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如《红楼梦》,读者在生命中各个阶段去读,都有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首先,需要选择想要表达的场景和主题。

对于好的作品,选择的主题都很棒,具有独特的视角。一个小水坑,在普通人眼里就仅仅是一个水坑;而在摄影师中,可以呈现一个完美的倒影。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并不发现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需要摄影师的洞察力,局要有独特的视角,要有好奇心。

其次,要以很好的形式,各种创作手法,如剪影,慢门等,将所要表达的情感给表达出来,好的作品孕育着深刻的情感,表达的着深刻的意义。摄影师应该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构图,去创作,只需要作者有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首先,也是题材和主题。好的作品,可以是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但平凡的事写多了,文章也就平平了。而好的作品,通常能够从平平的事物中,看出独特的、新奇的视角,给人震撼。

其次,好的作品,也要通过良好的形式进行展现,比如故事体,书信体,诗歌,散文等等。如何让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何让诗歌散文朗朗上口,有韵律感。

摄影之前,需要选材,可以是一个水坑,可以是一朵花,可是一座雪上山。

摄影之时,我们会不断去调整角度,调整画面,调节各项参数。水坑可以映射倒影;花朵也可以很伟岸;雪上也可以倒着拍摄。

摄影之后,也少不了修图。相机歪了,倒影斜了,可以把图调正;花儿图中有多余物体抢镜,可以裁剪图片;相机无法真实还原日照金山时的壮观,可以微调色彩以达到。

创作之前,需要思考,如何选题,如何小中见大,如何从一地鸡毛中领悟出实用的道理。

创作之时,也要不断的去构思,以何用手法变现更好,正叙、倒叙。

创作后的修改,如何提炼金句,如何朗朗上口。

入门,没有门槛,只要你有相机、有手机,会按拍照键,你就可以摄影。

学习,有摄影课程,能学会摄影的基本套路,但是学完了,不等于会了。需要摄影师不断的练习,不断的体会。

精进,起初,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不充沛;如何表达的技巧,也不娴熟。甚至需要随着人生阅历的累积,随着拍摄经验的沉淀,会形成个人风格。

入门,只要你写作,你会敲键盘,你就可以写做。

学习,可以通过课程学习,都能学得会。但是学完后,课程完了,依然不会写作,写不出精彩的作品。这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在练习中学习,不断可以练习,不断完善技巧。

精进,随着人生也通常需要人生阅历的沉淀,需要写作技巧的积累。

关于学习 ,都可以0基础上手;都可以通过学习习得技能,但学完不等于学会,但终究需要不断的刻意练习;更是需要创作经验的积累,和人生阅读的沉淀。

关于创作 ,都需要在创作前构思,要表达什么?在创作时不断调整,怎么表达更好?在创作后不断的修改修饰,如何锦上添花?

关于呈现 ,需要从以独特的视角从生活中平常事物中取材,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精巧的形式表达出来。

关于作品 ,第一眼好看、吸引人是标配,第二眼需要有深刻的内容,让读者读有所获,再三研读,再三回味。

关于作用 ,都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