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警方通报“多人殴打环卫工”,打人者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何种代价?

如题所述

在沈阳多人围殴防卫工人的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当地公安接到报警之后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而目前受伤的防卫工人,骆某已经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而打人者杨某,刘某,胡某因为涉嫌殴打他人,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5日, 并承担500元罚款的处罚。这件事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生活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动手打人,打赢了要赔钱,而且还要被处罚,打输了还要进医院,完全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

根据警方通报,防卫工人骆某就曾因倾倒垃圾的问题与经营废品收购站的杨某产生了矛盾,在当天了,某驾驶一辆小型的三轮垃圾清运车,将垃圾倾倒在杨某废品收购站的门前,结果被杨某发现,于是杨某就阻止骆某离开,结果被洛某所驾驶的三轮车带倒,于是杨某就喊来刘某,胡某等一起追赶骆某,并对其进行殴打。

我觉得两个人都有问题,首先是骆某就不应该把垃圾倒在别人门前,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情况都非常的生气,其次是杨某也过于的激动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冷静的处理,反而将矛盾扩大化,可以第一时间对清洁工骆某进行投诉,又或者选择直接报警,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生活中总会和他人产生一些矛盾与纠纷,但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如果大家确实遇到不可调和的冲突,第一时间可以让第三方介入,或者直接拨打报警电话,没有必要选择大的出手,可能当时发现了自己的情绪后面就会被警方带走,而且连后半辈子都会留下污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打人者至少需要付出三种类型的代价,分别是违法代价、经济赔偿代价和社会舆论代价。

乔南以为,对于这样被推上热搜的打人事情,而且还是多人殴打环卫工的具体情况,那么打人者实际上要面临的代价还是很重大的,分别涉及到法律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道德层面,从这三个层面来说,打人者都会付出对应的代价。

1、法律层面上来说,打人行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被行政拘留和处以罚款。

打人的行为是否为违法还是犯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被打者的伤情标准,而此次事件中的被打者并没有构成轻伤,所以几名打人者最终接受的是治安处罚,结果就是被行政拘留15天和罚款500元,这样的结果就是打人者所付出的法律代价。

2、经济层面上来说,打人行为需要付出民事赔偿的代价。

受害人因为被打一定会受到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伤害,那么打人者还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民事赔偿责任,被害者因为住院或者接受治疗而产生的费用都是需要由打人者来支付的,就这点来说,民事赔偿代价和违法代价是分开处理的,不是说被拘留了和罚款了就不需要赔偿受害人了,往往两者是同时进行的。

3、从生活角度来说,打人行为还会付出被社会所谴责的舆论代价。

对于网络中的打人事情,绝大多数人都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每个人都担忧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每每这种暴力伤人的事件一旦发布到网络之后,总是能够引起网友们的公愤,随之引发的网络攻击的事情也不在少数,而人的生活特性就是群体行为,如果打人者不知悔改,后续还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舆论代价,这也就是深层次的代价,看到这些代价,估计后续没有人希望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

第2个回答  2022-06-23
打人者将会以寻衅滋事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罪被判处拘禁或者有期徒刑,也要向当事人提供赔偿和精神抚慰金
第3个回答  2022-06-23
打人者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被行政拘留15天,并罚款500元的代价。
第4个回答  2022-06-23
很有可能会被处5~10日拘留,而且会处50~200元罚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