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前的哪些“不良习惯”,家长应该纵容的?

如题所述

做了爸爸妈妈的人聚在一起聊孩子的时候,他们都认为孩子从刚出生一直到两岁的时候是最好玩的时候,到三岁了就开始闹人了,他们总会做些举动让大人非常不能理解。可是当大人们想要去说服他的时候,他却也听不懂,只是更大声地哭闹,让家长们很是头疼。

没错,三岁前的孩子常常让爸爸妈妈无可奈何。这个年龄阶段比较特别,孩子大脑的发育已经很成熟,但是却又不能很全面的去思考问题。在爸爸妈妈们不让他做某件事的时候,孩子想要去为自己据理力争,却又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所以只能用哭声代替所有的语言。

但是他的哭闹会让爸爸妈妈感到更加的心烦,和孩子讲道理又无疑是对牛弹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和自己说什么,只知道他对自己的行为是阻止的。家长呢,又不会忍心打孩子,并且他们心里也明白,这种暴力行为这会让孩子受到心灵上的创伤。

微博上举办了一个活动叫“孩子的迷惑行为大赏”。果然有不计其数的参赛作品被爸爸妈妈们发出来。的确,有很多时候,家长并不理解孩子们的哪些行为,总是会产生疑惑。殊不知,其实孩子们这些行为呀,是在努力让自己成为智慧宝宝呢。

譬如说,有的孩子喜欢啃手手,似乎从他们出生后没多久,这个习惯就养成了。后来他们稍微大一点了,就开始喜欢把自己能拿到的东西都塞到嘴里。譬如说玩具或者是爸爸妈妈给他读的绘本。

可能有些家长会阻止他这种行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宝宝是在努力感受他周围的事物呢。这种习惯在父母看来。实在不是一个好习惯,可是这样做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会非常具有智慧。


在啃的过程中是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受到外界的刺激从而得到发展的。家长要做的呢,就是保证他啃得的东西是安全卫生的,其他的不用去阻止。

还有的宝宝喜欢撕书、撕报纸,好像要把他能撕得动的东西都毁灭掉,其实宝宝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能够锻炼他的手脑配合的。大脑发出了指令,手配合着他完成。时间长了宝宝的双手可以变得更加的灵活。

还有的宝宝喜欢把放好的东西再拿出来丢一地。家长总是跟着孩子的屁股后面都收拾不完。但是其实孩子在通过扔东西的过程中,是可以感知他生活的这个环境的大小、位置和他的远近、房屋的高低等。这种行为培养了孩子的空间概念,家长可以做的就是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告诉孩子可以扔的东西有哪些,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还有一种常见的宝宝的类型,就是常常喜欢自说自话。这其实是他们进行想象的过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自己安排一些角色,然后自顾自地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在大脑里为自己定制一些剧情,有利于孩子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所以说,孩子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反而要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你要相信你的这些“纵容”,是实实在在地对他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2
首先语言上的毛病就是话比较多,是一个小话唠,当三岁前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太多的制止。还有有些孩子有动手拆坏玩具的毛病,父母也不要制止。然后就是当孩子出现乱涂乱画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制止。最后三岁前的孩子喜欢咬手指,父母也不要制止。
第2个回答  2021-01-12
我认为孩子好奇这一点,我们家长应该纵容,不应该制止。比方说孩子看到一块豆腐,把豆腐拿在手上玩来玩去,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在那里玩,不应该阻止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01-11
用手抓饭吃:很多家长觉得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还吃不了多少又脏又浪费。其实孩子自己抓饭吃,才能感受到吃饭的乐趣,以后不会厌食,所以家长不要制止,要鼓励!
第4个回答  2021-01-10
一是过度的黏妈妈,三岁以前是孩子培养安全感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都会非常的黏妈妈,经常跟妈妈在一起,可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二是见到陌生人不愿意打招呼或是认生,这说明孩子有自己的安全意识,家长不需要过多的干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