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2字的由来?

如题所述

“皇帝”一词的来历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秦始皇认为自己是第一代皇帝便自称始皇帝,以后自己的子孙以世来计数,一世、二世,一直传至千世万世。只可惜天不随人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0
王第二次的由来是由三皇五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大于三皇五帝了,所以就称自己为皇帝。
第2个回答  2021-08-10
皇,就是“大”,所以,在上古最著名的三位共主(或许是虚数,并不一定就是3个人)名号中,加入“皇”,意思是“伟大的xx”。
帝,就是“道理”,是宇宙间的真理,所以,用“帝”来显示神明或者英瑞君主的无上威严。所谓“五帝”,或许,也不一定就是5个人。
至于“皇帝”合用,则是始皇帝的创举~~意思是,始皇帝的文治武功已经超越一切。
相似回答